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各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2013年我国GDP及其增长情况图
注:2013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0.0%、43.9%、46.1%。
⑴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材料二 2013年以来,我国陆续推出了一系列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政府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积极推进铁路工程建设、金融、能源等领域对民间资本开放;在上海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等等,这些措施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健康、有序、稳步发展。
⑵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出台以上改革政策措施的经济学依据。
材料三 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改却折射出治国方略的总体思想变革。国家治理让民主融入了治理,人民成为治理的主体。人民有更多的话语权、决策参与权。国家治理是法治机制上的治理,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治理。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⑶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从“管理”到“治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义。
“中英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这是1月18日来华访问的英国首相布朗和中国总理温家宝的共识,也是对目前中英关系的最好概括。两国政府首脑不仅在国际舞台上频繁见面,而且建立了年度会晤机制。英国是投资中国最多的欧盟国家,而中国“走出去”在欧洲也首选英国。自二00二年以来,两国贸易额一直以百分之二十以上的速度增长,07年提前实现了两国领导人设定的二0一0年双边贸易额突破四百亿美元的目标。1月15日,“时代中国”这一英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中国文化节”宣布启动,八百多项各类活动将掀起两国文化交流的新高潮。
(1)分别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两国为什么要加强合作与交流?
(2)我国应如何与英国开展文化交流?
《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指出,民主改革50年来,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支援下,西藏各族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迸发出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热情,推动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分析说明西藏民主改革50年来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原因。
2008年9月是第五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某校高三(1)班为了配合学校开展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准备开展以下活动:①举办一次展览,其主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实践中丰富民族精神的具体成果。②查阅相关资料,收集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格言和我国近代历史上能体现伟大民族精神的代表人物及相关事迹。
(1)假如你是这次展览的策划者,请你写出可能涉及到的知识要点(至少三点),以及对这次活动的总体认识。
(2)为了开展这次活动,该校教学楼的走廊上要张贴一些体现民族精神的格言和典型人物的画像,请分别举两个实例。
(3)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另外两种形式,并谈谈你打算围绕这次宣传活动做些什么。
2008年1月22日,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代表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力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着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强大思想文化保证。
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相对滞后,特别是文化自身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薄弱,文化领域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大都同改革不到位和政府缺位直接相关。由于文化体制改革不到位,我国文化市场存在着诸多市场壁垒和行政干预,条块分割严重,全国统一、有序的文化大市场没有形成,文化资源和文化要素难以自由流动,这严重制约着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独特规律,发展文化产业不能盲目跟风,急功近利,而要了解文化产业的运作规律,实事求是,按文化产业规律办事。这客观上要求国家要通过开放市场,先做大增量,再盘活存量,实施“增量改革”战略,最大限度地解放文化生产力。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也应该走“先扩大再创业”的发展道路。同时,当前我国文化缺乏立法,这不仅会削弱政府文化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而且也不利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规范发展。我国文化领域加强法制化建设的任务非常紧迫和繁重。
结合材料,说明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我国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
材料一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相互泼水,相互祝福,泼水节也成为傣族青年传递友谊和感情的佳节。
材料二 傈傈族主要聚居在怒江傈傈族自治州,傈傈族有自己的文字和历法。傈傈族人能歌善舞。逢年节、盛会要唱,婚丧嫁娶要唱,走亲访友,谈情说爱还要唱,甚至处理一些事物,说媒求婚都要用歌声来表达。
(1)上述两则材料体现了现象?
(2)这种文化现象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 结合材料谈谈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