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题
据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1万人以上。学“灰太狼”烤羊,小学生被烧伤;中学生不堪压力跳楼自杀;还有接连发生的未成年人溺水事故,甚至两天内就有19名中小学生溺亡……未成年人安全问题频出,一桩桩悲剧让人痛心疾首。当前,中小学生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让他们健康安全成长,是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
(1)上述材料中,未成年人的哪项权利受到侵犯?为什么社会各界要通力配合,共同保护未成年人的这项权利?
(2)面对种种侵害未成年人这一权利的现象,你认为学校、家庭、未成年人自己应如何做?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2013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天津考察时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2013年,南平市在民生领域共完成投资34.29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等22件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已全面完成。
(1)情境体验——看完以上两则材料,你最想说什么?
(2)问题探究——有同学认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之所以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3)心灵感悟——要从根本上保障和改善民生,就必须坚持以为中心,这是兴国之要。
承担责任 无怨无悔
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先进人物,他们的行为感动着我们。黄旭华、段爱平、刘盛兰等被评为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让我们走近他们,感悟人生。
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
[颁奖词]:时代到处是惊叹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段爱平:老百姓的贴心人
[颁奖词]:山梁挡住了阳光,你用肩膀刚起乡亲的盼望。村庄在渐渐丰满,你的身体却慢慢柔弱。庄稼,总要把一切还给泥土。你贴工,贴钱,贴命,你还贴近百姓的心。
刘盛兰:高龄老人拾荒助学子
[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
(1)根据以上材料,请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3分)
①他们承担社会责任就意味着要付出代价。()
②他们承担社会责任来自于分配的任务、职业的要求。()
③评选感动中国人物的活动,是传递中华美德的正能量。()
(2)他们履行社会责任,不计较代价与回报,有什么意义?
(3)结合他们的事迹,说说当代青年应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关注改善民生 建设全面小康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为深刻理解“两会”报道中经常出现的这两句话,小明搜集到如下材料。
材料一:2009—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增长速度
注: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3%。
材料二:为“编实、筑牢民生底线”,提升人们生活水平,潍坊市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2013年民生支出达287.6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58.2%。例如,完成农村小学标准化建设328所;投放公共自行车2.5万辆;开工建设保障房20820套,改造农村危房7500套;农村普惠式养老金增加到每月65元……这一系列举措大大促进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1)请你帮助小明揭示材料一所蕴含的信息。
(2)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市“编实,筑牢民生底线”的现实意义。
观察社会现象,深度思考问题
材料一:某研究生2012年的收入所得表
获得方式 |
国有科研单位 |
从国有科研单位获得的养老金 |
私营企业兼职 |
技术转让 |
购买股票分红 |
收入 |
年薪6万 |
1万 |
年薪2万 |
3万 |
2.5万 |
材料二:目前,我国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20%的高收入和20%低收入户的倍数也在不断增大,在城镇是8.9倍,农村是6.7倍,平均在7到8倍左右。现在的收入结构中,我国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合计占总人数的64.30%。
(1)从材料一中你读取了怎样了信息?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存在的哪一个问题?
(3)请结合当地实际,对解决上述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材料一:潍坊市奎文区刘华,16年来持之以恒地做好事,做好事已成为了她的一种生活习惯。只要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她总是热情地伸出双手,并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了周围一大批人。2005年起,她发起和组织红网爱心家园网友开展各种义工活动。多年来,刘华和义工们通过“人影响人”的方式汇聚成一种精神力量,先后发动慈善活动100多起,筹集发放慈善物资100多万元,为社会增添了温暖和感动。
材料二:潍坊市中小学生义工证
(1)刘华和义工们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刘华和义工们通过“人影响人”的方式汇聚成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对潍坊市的发展有何重要作用?
(3)潍坊市号召中小学生参加义工活动,作为中学生,你能为潍坊市的义工活动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