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反映出
| A.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
| B.国际新秩序与旧秩序完全不同 |
| C.当今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的趋势,美国难以独霸世界 |
| D.美国依然可以独霸世界 |
“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图一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3.5%)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
| A.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的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
| B.人民公社期间国家更注重对农村的经济投入 |
| C.“大跃进”运动客观上促进了农村的水利建设 |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
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单位:亿元
| 年份 |
工业总产值 |
重工业产值 |
轻工业产值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
| 1957 |
704 |
317 |
387 |
537 |
| 1958 |
1083 |
580 |
503 |
566 |
| 1959 |
1483 |
867 |
616 |
497 |
| 1960 |
1637 |
1090 |
547 |
457 |
A. 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B.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C. 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D. 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毛泽东在审定和修改中宣部关于学习和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提纲时写道:“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这里的“各项工作”包含
| A.进行土地改革运动 |
| B.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 C.实施“一五”计划 |
| D.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 |
《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1936年,生产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A.消费资料的工业产值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的比重逐年下降 |
| B.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
| C.民族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工业布局不合理 |
| D.在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 |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载:1922年,仅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山西、察哈尔八省统计垦殖公司由59家扩增到100家,资金达到1245万元。但这一切的规模还实在太小,全国的统计也就相当于军阀阎锡山一人的家产。材料说明
| A.自然经济结构开始解体 | B.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加剧 |
| C.农业经济模式转型艰难 | D.军阀统治阻碍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