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张瀚《松窗梦语》记载,明朝中后期杭州仁和县有张毅庵者,因其丝织品“备极精工”,人相争购,于是逐渐富裕,从一张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雇请“各色人匠",因此,“家业大饶”。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明朝中后期杭州的丝织业发达
B.杭州丝织品做工精致,备受欢迎
C.杭州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杭州人辛勤劳动,因此逐渐致富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图示中,最能显示“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趋势的一幅是

《人民日报》续报道“小麦亩产12万斤”“水稻亩产3万斤”“一棵白菜500斤”的好消息。这一现象发生在( )

A.1953年 B.1958年 C.1962年 D.1979年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中国经济起步晚,基础薄弱
B.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封锁
C.中共缺少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D.指导思想犯了急于求成、脱离实际的“左”倾错误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标志这一变革完成的是( )

A.解放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一张照片就是一段历史。下边照片反映了1953~1956年中国农村的重大历史事件。它就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