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
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
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黄宗羲这一思想的主旨是
A.分散君权,实行众治 | B.君主让权,实行立宪 |
C.权力分立,相互制约 | D.恢复礼制,设立宰相 |
清代学者储大文在论及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时说:“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淮东淮西,汉南汉北,州县错隶而淮汉之险失。”该原则旨在
A.合并相邻区域,推动国家统一 |
B.扩大行政管辖范围,避免地方割据 |
C.打破地理界限,加强中央集权 |
D.改变原有行政区划,促进经济发展 |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这一变化的出现是由于
A.儒学正统地位不断受佛道冲击 |
B.为了发展和完善儒家思想的需要 |
C.唐朝中外思想文化的广泛交流 |
D.统治者要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
《公羊传》大一统理论主要包括以“尊王”为核心的政治一统,以“内华夏”为宗旨的民族一统,以“礼”为中心的文化一统。这表明大一统源于
A.夏商时期的方国联盟 | B.西周封建诸侯与分封制度 |
C.秦中央集权国家建立 | D.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 |
瑞士学者荣格这样评述某部小说:“我大概永远不会说我喜欢它,因为它太磨损神经,而且太晦暗了……全书最后那没有标点的四十页真是心理学的精华。我想只有魔鬼的祖母才会把一个女人的心理捉摸的那么透。”下列作品与这部小说属予同一风格流派的应该是
A.《安娜 卡列尼娜》 | B.《巴黎圣母院》 |
C.《等待戈多》 | D.《玩偶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