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名人语录、信件和日记能够反映时代风貌,下列材料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美、苏等国在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的探索和调整。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革命已经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徒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 
——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演讲
材料二: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1924年1月
材料三 :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材料四 : 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罗曼·罗兰还根据他在苏联的见闻撰写了《莫斯科日记》,在日记中,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提及的“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 材料二中“早六年革命”指哪次革命? 在这“十三年”中孙中山为了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4分)
(2)材料三中的“明智试验”是指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改革? 此项改革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相比有何显著特征?(2分)
(3)依据材料四并从经济的角度看,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苏联“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罗曼·罗兰认为苏联“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有何具体表现?(4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俄国二月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日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宣布,中国将于今年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神舟九号飞船将于今年6月至8月择机发射,神九的发射将标志我国航天技术进入一个新阶段。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中的发明曾被培根誉为是改变了世界面貌的三大发明之一,请说出它的名称,并指出它的出现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在重庆涪陵区,有一道天然石梁,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请说出它的名称和它的科学价值。
(3)标志人类迈出航空技术第一步的发明是什么,它是哪次科技(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悠久的传统友好的历史。两国人民切望结束迄今存在于两国间的不正常状态……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一)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同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各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材料二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中日两国之间矛盾不断浮出水面。虽然中国外交部不断强调两国有必要增进战略互信,正视对方的发展为机遇,视对方为发展的伙伴,但就南京大屠杀、钓鱼岛领土纷争,及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等问题,中日仍然针锋相对。
——凤凰网《震海听风录》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日本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害的战争”和“中日传统友好的历史”的事例各一例。
(2)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的前提条件?(不得照抄原文)
(3)根据材料二指出,当今中日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4)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日关系有何展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闭关锁国、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在陆上则有恰克图与外国通商……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更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各项工业数据比值

类别
工业生产总量
对外贸易总额
煤产量
比值
占世界总量的50%
占世界总量的18%
为法国、比利时、普鲁士三国总和的3倍

材料三如图

请回答:
(1)请指出材料一中是如何评价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
(2)材料二中的表格反映了什么信息?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煤产量的增长和哪项新发明的出现有关?
(3)材料三中三张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则材料间的内在联系。

如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方框内。

A.8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 B.1992年,长江沿岸开放的重要城市

如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方框内。

A.驻藏大臣所在地 B.伊犁将军辖区 C.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