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人也。少贫贱,以鬻畚为业。猛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少游于邺都,时人罕能识也。惟徐统见而奇之,召为功曹,遁而不应。遂隐于华阴山。怀佐世之志,敛翼待时,候风云而后动。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温察而异之,问曰:“吾奉天子之命,率锐师十万,杖义讨逆,为百姓除残贼,而三秦豪杰未有至者,何也?”猛曰:“公不远数千里,深入寇境,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见公心故也。”温默然无以酬之。温之将还,赐猛车马,拜高官督护,请与俱南。猛还山咨师,师曰:“卿与桓温岂并世哉!在此自可富贵,何为远乎?”猛乃止。
苻坚将有大志,闻猛名,招之,一见便若平生,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若玄德之遇孔明也。及坚僭位,以猛为中书侍郎。时始平豪右纵横,劫盗充斥,乃转猛为始平令。猛下车,明法峻刑,澄察善恶,禁勒强豪。鞭杀一吏,百姓上书讼之,有司劾奏,槛车征下廷尉诏狱。坚亲问之,曰:“为政之体,德化为先,在任未几而杀戮无数,何其酷也!”猛曰:“臣闻宰宁国以礼,治乱邦以法。陛下不以臣不才,任臣以剧邑,谨为明君翦除凶猾。始杀一奸,余尚万数,若以臣不能穷残尽暴,肃清轨法者,敢不甘心鼎镬,以谢孤负。酷政之刑,臣实未敢受之。”坚谓群臣曰:“王景略固是夷吾、子产之俦也。”于是赦之。
猛镇冀州,坚遣猛于六州之内听以便宜从事,简召英俊,以补关东守宰,授讫,言台除正。俄入为丞相,猛宰政公平,流放尸素,拔幽滞,显贤才,外修兵革,内崇儒学,劝课农桑,教以廉耻,无罪而不刑,无才而不任。坚尝从容谓猛曰:“卿夙夜匪懈,忧勤万机,若文王得太公,吾将优游以卒岁。”其见重如此。
猛性刚明清肃,于善恶尤分。微时一餐之惠,睚眦之忿,靡不报焉,时论颇以此少之。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鬻畚为业鬻:卖 |
B.及坚僭位僭:超越本分 |
C.猛下车,明法峻刑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
D.劝课农桑,教以廉耻劝:规劝 |
以下各组句子中,能直接表明王猛“细事不干其虑”“谨重严毅”的一组是( )
①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②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③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 ④明法峻刑,澄察善恶,禁勒强豪
⑤王景略固是夷吾、子产之俦也 ⑥微时一餐之惠,睚眦之忿,靡不报焉
A.①②④ | B.③⑤⑥ | C.①②③ | D.①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猛见桓温时,一见面就谈时事,边捉虱子边谈,不拘小节,并指出桓温没有得到关中地区豪杰的原因是桓温没有渡过灞水到长安,老百姓没有看到桓温的心思。 |
B.徐统想招纳王猛为己用,而王猛胸怀大志,没有答应。苻坚听说王猛的名声后派人招来,两人一见如故,志趣十分相投。 |
C.王猛做了始平令后,鞭杀了老百姓上书状告的一名官吏,招来有司的弹劾。囚车把他押解到监狱后,由苻坚亲自审问。 |
D.王猛认为自己被信任,就应不辱君王之命,严明法制,明察好坏,把残暴势力消灭光。苻坚听后称赞了他。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惟徐统见而奇之,召为功曹,遁而不应。遂隐于华阴山。
(2)臣闻宰宁国以礼,治乱邦以法。陛下不以臣不才,任臣以剧邑,谨为明君翦除凶猾。
申 甫 传 (汪琬)
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为童子时,常系鼠媐①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道人遂去。
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来河南山东间,无所得。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道人濒行,投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启视其书,皆古兵法,且言车战甚具。甫遽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
己而瘗②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刘翁,故颍州大侠也,门下食客数百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刘翁资遣甫之京师。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九门皆昼闭。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知事急,遂言甫于朝。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③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公、金公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而会武经略满桂败殁于安定门外。满桂者,故大同总兵管,宿将知名者也,以赴援至京师,愍帝方倚重之。既败,京师震恐。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众缒城出,未至芦沟桥,众窜亡略尽。甫亲搏战,中飞矢数十,遂见杀。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归,竟无理甫死者。距甫死数日,刘公复八路出师,趋遵化,独帅麾下营娘娘山,遇伏发,督将士殊死战,逾一昼夜,诸路援兵不至,亦死之。( 选自《尧峰文钞》卷三十四,有删改)
[ 注 ]① 媐(xī):嬉戏。② 瘗(yì):埋葬③ 窭(jǜ):贫穷。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无一人及甫者及:赶上 | B.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干: 拜谒 |
C.遽薄京师薄:逼近 | D.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卒:步兵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遽别去,不知所之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B.遂言甫于朝不拘于时,学于余 |
C.金公以御史为参军斧斤以时入山林 |
D.听其召募其皆出于此乎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甫小时候曾路遇一位道人,道人通过狸鼠的游戏向申甫展示了八阵图的神奇,并打算传授给他。但由于年幼无知,申甫不愿意学习。 |
B.申甫学佛不成而改学道人所传兵书。颍州大侠刘廷传的数百门客虽然喜欢谈论兵法,却都赶不上申甫,申甫因此得到了刘廷传的赏识。 |
C.申甫到京师后屡遭挫折,后得到刘之纶、金声等人的举荐,被皇帝召见后,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 |
D.在满桂兵败、朝廷遭遇危难之时,申甫亲自带兵上阵杀敌,身中数十箭,为国捐躯,最后却没有得到朝廷公正的待遇,令人叹惋。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
(2)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将下列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4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下列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声非加疾也(疾: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 |
B.而绝江河(绝:到达) |
C.而闻者彰(彰:清楚) |
D.用心躁也(躁:浮躁,不专一) |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体验的“终日思”与“须臾学”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 |
B.荀子的文字朴实浑厚,节选两段文字中选取的材料大都来源于生活,深入浅出,让人感到亲切可信。 |
C.第二段文字,作者从求学的方法和态度的角度来“劝学”,阐明学习要积累、要坚持不懈和要讲方法的道理。 |
D.第二段运用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的手法,从正反两面设喻,如“骐骥”与“驽马”,“蚓”与“鳝”等,形象生动。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共6分)
“微”是一种平等的力量
微博的本质是什么?是一种不超过140个字符的片断式言说?是一种无时无地不在的即时通讯?还是一种人际交流的崭新模式?
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形态,微博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其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征。一条信息随着微博用户“滚雪球”式转发,一传十,十传百,可以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获得千万次的阅读,这是传统媒体难以比拟的。
然而,微博的意义远不止于“快速”。不同于传统媒体环境中“传”者与“受”者的显著分野,微博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方式。传统互联网时代,有这样一句名言:“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而在Web2.0时代,我们借用这句话说:“在微博上,没有人在乎你是机构还是个人。”在微博上,无论你是机构、组织,还是名人,都同普通用户拥有完全平等的发言权,“人人都有麦克风”,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平等也意味着选择的空间。在微博上,一条留言被阅读的次数,决定于发言者被关注的程度。微博允许用户自由选择发言者予以关注,“听”与“不听”,“听”谁说的权利,全在于每位网民自己手中。诚然,作为政府和社会组织,有着吸引更多“粉丝”的天然资本,然而,从长远来看,能否取得更多公众的稳定关注,本质上取决于政府的发言质量,是否坦诚、是否贴近,是否有用。
“微”是一种琐碎的表达。140个字符容量限制,意味着寥寥数语即可成篇。这使不善言者平添自信,也决定了这个平台拒绝宏大叙事,拒绝长篇大论,拒绝高高在上。对于政府和机构而言,要在这个平台上更有效地发言,更有效地影响公众,就必须抛弃“公文式语言”,适应这种平实的、人性化的交流,精思慎言,依靠有效的信息、坦诚的交流来吸引关注,留住“粉丝”。
“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这是国内某微博的广告语,也很好地点出了微博平等交流的实质。对于普通网民而言,当原本需要“仰望”而略显“遥远”的政府机关化身自己关注者列表中一个普通的ID,“政府机关”便也具备了如同面对面朋友般的亲近与亲和感。政府微博上,一条条柴米油盐的信息可能显得细微甚至平淡,但在这种细微和平淡的交流背后,正是执政理念的不断进步,政治文明的点滴彰显。下列对“微博的本质”的理解,符合作者所要强调的意思的一项是()
A.微博是一种琐碎的表达,是有140个字符容量限制的片段式言说。 |
B.微博是一种无时无地不在的即时通讯,具有即时性和互动性特征。 |
C.微博是一种人际交流新模式,以平等的交流方式区别于传统媒体。 |
D.微博是一种为人津津乐道的全新的媒体形态,传统媒体难以比拟。 |
下列对文中四句引文作用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是说传统互联网具有匿名性特点。 |
B.“在微博上,没有人在乎你是机构还是个人”,是说在微博上人人平等。 |
C.“人人都有麦克风”,是说在机构、名人之后,普通用户才拥有发言权。 |
D.“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点明微博具有平等交流的实质。 |
下列对“‘微’是一种平等的力量”的理解,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A.在微博上,每个人、每个机构或组织都拥有完全平等的发言权。 |
B.每位网民都有选择的空间,有自由选择发言都并予以关注的权利。 |
C.政府机关与普通网民细微和平淡的交流拉近了两者之间的距离。 |
D.政府和机构能在微博平台上更有效地发言,更有效地影响公众。 |
颜斐字文林,有才学。丞相召为太子洗马,黄初初转为黄门侍郎,后为京兆太守。始,京兆从马超破后,民人多不专于农殖,又历数四二千石①,取解目前,亦不为民作久远计。斐到官,乃令属县整阡陌,树桑果。是时,民多无车牛。斐又课民以间月取车材。使转相教匠作车。又课民无牛者,令畜猪狗,卖以买牛。始者民以为烦,一二年间,家家有丁车、大牛。又起文学,听吏民欲读书者,复其小徭。又于府下起菜园,使吏役间锄治。又课民当输租时,车牛各因便致薪两束,为冬寒冰炙笔砚。于是风化大行,吏不烦民,民不求吏。京兆与冯翊、扶风接界,二郡道路既秽塞,田畴又荒莱,人民饥冻,而京兆皆整顿开明,丰富常为雍州十郡最。斐又清己,于是吏民恐其迁转也。
至青龙中,司马宣王在长安立军市,而军中吏士多侵侮县民,斐以白宣王。宣王乃发怒召军市候,便于斐前杖一百。时长安典农与斐共坐,以为斐宜谢,乃私推筑斐。斐不肯谢,良久乃曰:“斐意观明公②受分陕③之任,乃欲一齐众庶,必非有所左右也。而典农窃见推筑④,欲令斐谢;假令斐谢,是更为不得明公意也。”宣王遂严持吏士。自是之后,军营、郡县各得其分。
后数岁,迁为平原太守,吏民啼泣遮道,车不得前,步步稽留,十馀日乃出界,东行至崤而疾困。斐素心恋京兆,其家人从者见斐病甚,劝之,言:“ 平原当自勉励作健。”斐曰:“我心不愿平原,汝曹等呼我,何不言京兆邪?”遂卒。京兆闻之,皆为流涕,为立碑,于今称颂之。
(节选自《三国志·颜斐传》)
【注】①二千石,在古代指代郎将、郡守或知府等职任。
②明公:古代社会对权贵长官的称呼。
③分陕:封建社会中指王朝的中央官员出任地方长官。
④推筑:轻推提醒。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斐又课民以间月取车材课:督促 |
B.步步稽留稽:留止 |
C.斐素心恋京兆素:朴素 |
D.以为斐宜谢谢:道谢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乃令属县整阡陌何乃太区区 |
B.又于府下起菜园月出于东山之山 |
C.为冬寒冰炙笔砚于人为可讥 |
D.而典农窃见推筑君既若见录 |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说明颜斐为京兆老百姓生计着想的一组是
①乃令属县整阡陌,树桑果。
②课民以间月取车材。使转相教匠作车
③课民无牛者,令畜猪狗,卖以买牛。
④于府下起菜园,使吏役间锄治。
⑤军中吏士多侵侮县民,斐以白宣王。
⑥汝曹等呼我,何不言京兆邪?
A.②③⑤ | B.①②③ | C.③④⑥ | D.①②④ |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颜斐初到京兆太守任,针对京兆现状,积极举措,致力于发展从事农耕种植的基础条件,并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得到了老百姓的理解。 |
B.颜斐重视发展地方经济,也注意采取措施推行诗书教化,从而使京兆地方“ 整顿开明”“丰富常为雍州十郡最”,赢得了老百姓的极大信任。 |
C.颜斐针对宣王所设军市的现状,不顾长安典农的提醒,秉持公心,大胆向宣王陈述军中吏士侵侮县民的情况,很好地解决了军营、郡县在地方的关系。 |
D.在治理京兆的为官历程中,颜斐与京兆的老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老百姓舍不得颜斐离任,颜斐直到离开人世也割舍不下自己与京兆的感情。 |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2)二郡道路既秽塞,田畴又荒莱,人民饥冻,而京兆皆整顿开明,丰富常为雍州十郡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