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乌鸦和百灵鸟
乌鸦真不明白,百灵鸟为什么能够唱出那么动听的歌来。人们一谈起百灵鸟,都会称赞它。
乌鸦想:我要是能像百灵鸟那样,有一副天生的嗓子,那该有多好啊!乌鸦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好去找百灵鸟请教,求百灵鸟帮它达到目的。
百灵鸟告诉乌鸦:“要想有一副好嗓子,唱出美妙动听的歌声,得每天清早起得早早的,不管春夏秋冬都要坚持练习,这样长期不断地练下去,一定会获得成功。”
乌鸦还没听完百灵鸟的话,就不满意地飞走了。
害怕困难的人,什么也不会得到。
(1)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
(2)怎样才能有副好嗓子呢?百灵鸟是怎么说的,用“    ”在文中画下来。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把这句话找出来,画上“﹏﹏”。
(4)你想对乌鸦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记叙文(写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知识窗:
白居易——少年多才的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山西太原人。唐朝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作品最多的诗人。他的诗明白小畅,通俗易懂。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白居易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社会动荡不安,潘镇割据,民不聊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过早品尝到生活的艰辛,了解了许多劳动人民的苦难,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素材。这些原因,造就了白居易这位杰出的诗人。
16岁时,白居易初到长安,拜见著名的诗人顾况,诗人听说他名字叫居易,就笑着说:“居在长安,达官如云,百姓如蚁,柴贵米也贵,居大不易啊。”当读到他的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不生”时,顾况大为赞赏。小小年纪竟作出这样富有哲理性的诗句,顾况频频点头:“你有这样的才华,居长安也不难了。”

课内阅读理解。
你可以想象,那位下士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正是华盛顿本人时,是多么羞愧!但至此他也懂得了;真正的伟人绝不会强迫别人尊重自己。
(1)那位下士为什么看到华盛顿会羞愧呢?
()
(2)你怎样理解文中的划线的句子,可以结合全文说一说。
()
(3)你还知道那些伟人所做的事,得到大家的爱戴,举例说一说。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他们拿我们不当人,(咬着牙,狠狠地说)我们天生是做奴隶的吗?不!是罗马人把我们抓来做奴隶的!我们要报仇!要把他们杀死!弟兄们,一齐来反抗!弟兄们!动手!(杀开一条血路,大喊)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
(1)短文在描写斯巴达克与奴隶谈话说到“拿我们不当人”时的神态是()的。从他的语言、神态可以看出他的内心充满了对奴隶主的(),对自己所处的奴隶地位强烈不满。
(2)斯巴达克呼唤着人们觉醒:

课文内容我了解
(1)奴隶是奴隶社会的一种产物,他们为奴隶主劳动而没有人身自由,常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取乐和杀害。从奴隶的谈话中就可以看出他们没有人身自由,()()(),等等。
(2)本课是独幕剧,是按事情()顺序写的。开始——()——结果。通过写斯巴达克向奴隶们发起号召,拉开了奴隶起义的序幕这件事,表现了以斯巴达克为首的奴隶们为争取()而战的英雄气概。
(3)写出几位为自由而战的英雄故事的名称。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鸟类的益处
一窝家燕每年夏天可吃掉6.5万只蝗虫,一对灰喜鹊每年可消灭松毛虫2万条,一只百灵鸟每年食虫3万条,啄木鸟每个冬天可将其活动区内80%的树干中的蛀虫掏出来。每只猫头鹰平均一个夏天能捕捉1000只田鼠,可从鼠口夺下数千克的粮食。
鸟类还给我们带来了美学和娱乐方面的享受。鸟类是自然界的天然艺术品,即使最有本领的艺术家,也难如实调出鸟类羽毛的五彩缤纷,也难谱出其婉转的歌声。聆听鸟儿的欢唱,对于缓解工作压力、陶冶我们的情操,都有非常好的效果。正是因为莺歌燕舞、百鸟争鸣,才使我们生活的星球焕发着勃勃生机,我们的生活才如此多姿多彩。
鸟类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当环境受到污染或破坏时,首先能从鸟类的健康与否和数量多少表现出来。
(1)文章写了几种鸟?用“——”在文中画出鸟的功劳。

(2)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


(3)你还知道哪些鸟类的名字写出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