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下表为制取Cu2O的三种方法:

方法Ⅰ
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
方法Ⅱ
电解法:2Cu+H2O Cu2O+H2
方法Ⅲ
用肼(N2H4)还原新制Cu(OH)2

 
(1)工业上常用方法Ⅱ和方法Ⅲ制取Cu2O而很少用方法Ⅰ,其原因是反应条件不易控制,若控温不当易生成       而使Cu2O产率降低。
(2)已知:①C(s)+O2(g)=CO2(g) △H=akJ·mol—1
②2CO(g)+O2(g)=2CO2(g) △H=bkJ·mol—1
③2Cu2O(s)+O2(g)=4CuO(s) △H=ckJ·mol—1.
方法Ⅰ制备过程会产生有毒气体,写出制备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方法Ⅱ采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OH的浓度而制备纳米Cu2O,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的阳极生成Cu2O反应式为               

(4)方法Ⅲ为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N2H4)还原新制Cu(OH)2来制备纳米级Cu2O,同时放出N2。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           
(5)方法Ⅲ可以用甲醛稀溶液替代肼,但因反应温度较高而使部分产品颗粒过大,      (填操作名称)可分离出颗粒过大的Cu2O。
(6)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用方法Ⅱ和方法Ⅲ制得的Cu2O分别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
 ⊿H>0
水蒸气的浓度(mol·L-1)随时间t (min)变化如下表:

序号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T1
0.050
0.0492
0.0486
0.0482
0.0480
0.0480

T1
0.050
0.0488
0.0484
0.0480
0.0480
0.0480

T2
0.10
0.094
0.090
0.090
0.090
0.090

可以判断:实验①的前2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ν(O2)=                           ;实验温度T1        T2(填“>”、“<”);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实验①         实验②(填“>”、“<”)。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探究电解池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表示原子结构常用的化学用语有:原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电子式等。选择其中最详尽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方式来表示氧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氧元素原子核外有种不同能量的电子;

电气石是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天然石材,其中含有的主要元素为B、Si、Al、Mg、Na、O等元素。上述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用元素符号表示),与硫同周期的元素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是(用离子符号表示);

(1)O3在水中易分解,一定条件下,O3的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t)如下表所示。

①pH增大能加速O3分解,表明对O3分解起催化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②据表中的递变规律,推测O3在下列条件下分解速率依次增大的顺序为________(填代号)
a. 40°C、pH=3.0 b. 10°C、pH=4.0 c. 30°C、pH=7.0
(2)向一容积为2升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0.6mol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某种反应。现有两个图像分别对该反应的情况进行描述:
图1表示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其中t0~t1阶段c(B)未画出;
图2为反应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t2、t3、t4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其中t2改变的条件是加入某种催化剂);(说明:图1中实线表示反应进程)

①你认为t3时改变的条件是(填写“加压”或“减压”),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mol;
②各阶段平衡时对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时间段
t1~t2
t2~t3
t3~t4
t5~t6
平衡常数
K1
K2
K3
K4

用“﹥、﹤、=”符号来表达K1、K2、K3、K4之间的关系 写此条件下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一般采用CO(g) + 2H2(g)CH3OH(g)反应合成甲醇。
下表所列数据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

温度
250℃
300℃
350℃
K
2.041
0.270
0.012

①某温度下,将1mol CO和4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 0.1 mol/L,则CO的转化率为,此时的温度250℃(填“>”、“<”、“=”)
②如下图是甲醇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的结示意图,则a处通入的是
(填“甲醇”或“氧气”),b处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1)把a、b、c、d 四块金属片浸入稀H2SO4中,分别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原电池。a、b相连时,导线上电子由 a→b;c、d相连时,电流由 d→c; a、 c相连时 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 b、 d相连时,d极发生氧化反应。这4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2)王同学想在钥匙上镀上一层铜,设计电解实验时,钥匙应和电源的极相连。
(3)碳作阳极,铜作阴极电解MgCl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碳作阴极,铜作阳极电解硫酸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4)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当电源供给0.2mol电子时,停止通电。若此时溶液体积为2L,则所得电解液的pH是。(不考虑气体的溶解)
(5)将含有0.4mol Cu(NO3)2和0.4mol KCl的溶液1 L,用铂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一个极析出0.3mol红色物质,则另一个极上放出气体(标准状况下)为L。

(1)已知:25℃时,一些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如下:NH3·H2O:1.77×10—5 H2CO3:4.3×10—7(第一步电离)。则:NH4HCO3溶液显性 。
(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中醋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浓度相等,则混合后溶液呈性,醋酸体积(填“>”、“<”、“=”)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3)电解质A的化学式为NanB,测得浓度为c mol/L的A溶液的pH=10,A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式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
(4)污水中含有Hg2+,用难溶的FeS作为沉淀剂可使Hg2+转化为HgS而除去,该反应能进行的依据是:;有人认为加入FeS作为沉淀剂还可以起到净化水的作用,请您运用所学知识解释
(5)已知Ksp(AB2)=4.2×10-8,Ksp(AC)=3.0×10—15。在AB2、AC均为饱和的混合液中,测得c(B)=1.6×10—3 mol·L-1,则溶液中c(C2)为mol/L。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