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①也。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上帝②亦心心爱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③而姑纵惜也。家人④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⑤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⑥,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选自清代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有删减)
【注释】①刻急:苛刻严峻。②上帝:老天。③犹子:兄弟之子。④家人:仆人。⑤飧(sūn):熟食品。⑥无可如何:无可奈何。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务令忠厚(使 ) | B.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恰好 ) |
C.若吾儿坐食好物(如果 ) | D.呼之使去( 离开 ) |
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岂有不爱之理 | B.驱其残忍之性 |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D.宋何罪之有 |
本文是作者给自己兄弟关于教育孩子的告诫,选出不是作者对自己孩子的希望的一项是( )
A.从小要学会关爱小动物,不要玩弄折磨它们 | B.要忠厚善良,不要欺负吓人家的孩子 |
C.要学会分享,平等待人 | D.要苛刻严峻,不要贪玩 |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
(2) 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世说新语》)
注:“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效法,仿效。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②久而益敬翻译下面的句子。
弱者抚之以仁。请你分析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答语的巧妙之处。
对比甲乙文段,回答问题
【甲文】《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乙文】《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2)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3)朝辞白帝彩云间() (4)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对比回答。
(1)甲乙两文在内容和文体上有什么异同的地方?请说出来。 (2)乙文的第四段与甲文的第三句相对应,都写了什么内容?乙文的第一段则和甲文中的第一句相应,都写了什么内容?。两文都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
许生端方
道光①间,姑苏②渡僧桥畔,泊一县试③舟。书生姓许,年方二十,风度翩翩,多才,生平端方无戏言,有古贤士之风。三更,见岸畔火焰耀天,锣声人声轰然惊心,知店肆④失火。许生颇为叹息。方瞻仰见,见楼窗中跃下一少女,肌肤洁白,身未著寸缕,落于船头,女几被惊落河中,许正色曰:“姑娘受惊矣。”女惶恐,见俊秀书生,欲赴河。许劝之曰:“既避火,何投水?”遂以锦被裹之,秉烛而坐以待旦,目不斜视。火止,东方已白,女父知而负衣裙至舟,女衣之,拜谢而归。
【注释】①道光:清宣宗的年号。②姑苏:苏州的别称。③县试:县府举办的科举考试。④肆: 店与肆连用,即店铺。⑤著:穿着。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许生颇为叹息。(很) | B.身未著寸缕(被子) |
C.欲赴河 (跳入) | D.女几 被惊落河中(几乎)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既避火,何投水?从许生做人的角度谈谈本文给你的启发是什么?(3分)
文言文阅读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选贤与能 ②故外户而不闭
③屋舍俨然④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在渔人眼中,桃花源是美好的。请你说说渔人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世外桃源的美好?
甲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 与乙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玄石戒酒
昔者玄石好酒。为酒困,五脏熏灼,肌骨蒸煮如裂,百药不能救。三日而后释。谓其人曰:“吾今而后知酒可以丧人也。吾不敢复饮矣。”居不能阅①月,同饮至曰:“试尝之。”始而三爵②止。明日而五之,又明日而十之,又明日而大爵,忘其故,死矣。
【注】①阅:经历。②爵:喝酒用的器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昔者玄石好酒(喜欢) | B.三日而后释(解除) |
C.吾不敢复饮矣(再) | D.忘其故(原因)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为酒困
[译]
②吾今而后知酒可以丧人也
[译]玄石有着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文中哪句话最能表现其性格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玄石戒酒的故事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