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①也。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上帝②亦心心爱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③而姑纵惜也。家人④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⑤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⑥,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选自清代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有删减)
【注释】①刻急:苛刻严峻。②上帝:老天。③犹子:兄弟之子。④家人:仆人。⑤飧(sūn):熟食品。⑥无可如何:无可奈何。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务令忠厚(使 ) | B.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恰好 ) |
C.若吾儿坐食好物(如果 ) | D.呼之使去( 离开 ) |
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岂有不爱之理 | B.驱其残忍之性 |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D.宋何罪之有 |
本文是作者给自己兄弟关于教育孩子的告诫,选出不是作者对自己孩子的希望的一项是( )
A.从小要学会关爱小动物,不要玩弄折磨它们 | B.要忠厚善良,不要欺负吓人家的孩子 |
C.要学会分享,平等待人 | D.要苛刻严峻,不要贪玩 |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
(2) 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共9分,每小题3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妄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丧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下列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身高 |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偏爱 |
C.时时而间进间:按时间 |
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莫:没有,没有人 |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皆以美于徐公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B.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
D.皆以美于徐公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下列对选文内容和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谤讥于市朝”中的“谤讥”在此有贬意,是“讥讽”的意思。 |
B.邹忌向齐威王进谏的方式与《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进谏的方式不同,邹忌用自身小事和切身感受对齐威王委婉讽劝;诸葛亮则用奏表向刘禅直接进言劝谏。 |
C.邹忌的妻、客都认为邹忌“美于徐公”,而说话的语气不同,妻子的回答用的的反问的句式,语气非常肯定,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赞美;客人用的是一种陈述的语气,语气平淡,是一种礼节性的应对。 |
D.学了这一课以后,让我们感到忠言未必逆耳,诚恳劝告别人的话如果让人听起来很舒服,劝说效果会更好。 |
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文言文阅读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①主簿②。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③手版④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注释】①分宁:地名。②主簿:官名。③委:抛弃,扔弃。 ④手版:即笏(hù)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用“/”线划分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
如 此 尚 可 仕 乎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⑴ 有狱久不决()(2)囚得免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有囚法不当死,王逵欲深治之。
敦颐“将弃官去”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联系全文,说一说“王逵悟”一句中王逵最终明白了什么道理?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尊君在不学而不思则罔 | B.太丘舍去又渐如高舍 |
C.下车引之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 D.陈太丘与友期行与儿女讲论文义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请按要求写出这则故事的情节。2分
故事的起因:;故事的发展:友人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结局:友人惭而致歉。选文在为人处世方面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故事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2分
范元琰为人善良
范元琰,字伯珪,吴郡钱塘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敬,不以所长骄人。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菘①,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注释:①菘:白菜。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及长好学 ②母问其故,具以实答
③尝出行④自是盗者大惭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文中的范元琰“待盗者”“遽退走”、“伐木为桥以度之”,你赞同不赞同范元琰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
阅读理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解释划线的词语。
(1)项为之强____________(2)兴正浓
(3)鞭数十 ____________(4)徐喷以烟本文记叙了三件趣事,描绘了四幅图画,这四幅图画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白鹤青云图、________________、虾蟆吞虫图
翻译句子下面两个句子。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作者对种种事物为什么能够写得如此真实生动、富有生活情趣?请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