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是进亦忧退亦忧
B.毒之乎皆空游无所依
C.乡邻之生日蹙 人不知不愠
D.殚其地之,竭其庐之入则无敌国外患者

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乡邻之生日蹙/黑质白章 B.竭庐之入/真不知马也
C.悍吏来吾乡/主人处处款 D.鸡狗不得宁焉/故有名马

对“又安敢毒邪?”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蒋氏不敢怨恨捕蛇这件事,因为这是太医以皇帝的命令发的。
B.此句与上段作者的问话“若毒之乎”相呼应,使一篇血泪斑斑的控诉,带上“哀 而不伤”的色调,蕴含更加深刻。
C.蒋氏在控诉捕蛇给他一家三代带来的不幸。
D.蒋氏不敢怨恨“复若赋”这件事,因为他知道“复赋比捕蛇的毒害更深”。

句子翻译(4分)
(1)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2)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选文叙述蒋氏和乡邻的遭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从中找出一组对比句,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其作用。(2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人名)。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注意划线词的含义。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前。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狼之并驱如故”体现出狼贪婪的本性。
B.“目似瞑,意暇甚”传神地刻画出狼狡猾的形象。
C.屠户发现了狼的诡计,于是化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
D.本文结局说明了像狼这样的狡猾的恶人终将失败的道理。

王武恭公德用善抚士,虽里儿巷妇,外至夷狄,皆知其名氏。御史中丞孔道辅等,因事以为言,乃罢枢密,出镇。又贬官,知随州。士皆为之惧,公举止言色如平时,唯不接宾客而已。久之,道辅卒,客有谓公曰:“此害公者也。”愀然曰:“孔公以职言事,岂害我者?可惜朝廷一直臣!”于是,言者终身以为愧,而士大夫服公为有量。
【注释】① 王德用,北宋名将,谥武恭。②以为言:意思是弹劾王德用。③枢密:宋朝中央政府高官。④出镇:出朝廷,镇守外地。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1)王武恭公德用抚士()
(2)久之,道辅()
对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孔道辅在工作的时候谈论其他事情,难道妨碍我了吗?
B.孔道辅在自己的职位上说职责内的事,怎么是害我呢?
C.孔道辅在自己的官职上说相关事情,莫非他是想害我?
D.孔道辅在安排职务的时候说到其他事情,难道要害我?

王德用被贬之后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本文主要表现了王武恭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上文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我们在教材中还学过他的一篇文章是____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翻译)
然往来视,觉无异能者。
文中说“技止此耳”,黔之驴的“技”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___(各用文中一个字概括);作者借黔之驴讽刺了生活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注]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字
(1)炀帝意犹不()(2)遂灭亡()
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竟然能够不兴起徭役,年年庄稼丰收,百姓安居乐业。
B.终于使得徭役不兴起,年年庄稼丰收,百姓安贫乐道。
C.居然使得徭役不兴起,年年庄稼丰收,百姓安贫乐道。
D.于是能够不兴起徭役,年年庄稼丰收,百姓安居乐业。

唐太宗认为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用文中的话回答)
从文中看,你认为唐太宗是一个的君王。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岳阳楼记(节选)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本文作者是(朝代)的(人名)。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
览物情,得无乎?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先描写了岳阳楼雄伟壮观的景象,再借景抒发“迁客骚人”不同的览物之情。
B.“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慰勉滕子京,也表达作者欲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C.选文中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相同,都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
D.作者将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透过写景抒情转入议论,阐发自己的人生见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