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阅读。
在别的国家里,
也有快乐的小朋友,
也有小树和鲜花。
我知道,此时,
那里的小朋友和鲜花,
正在睡梦中等她,盼她……
1.填空。
“她”指的是_____________。把“她”当做人来写,这种写作方法叫做 ___________。
2.请你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时候的衣服
这是我婴儿时穿的衣服
曾埋过我生命的原始的根
也许还沾着尿味和奶香
我却始终珍藏着它
只是我每长一岁便远离它一年
这是妈妈用鸡蛋换来一块土布
在跳动的油盏下缝成的
至今,它的皱褶里
仍埋着妈妈的
手指、眼睛和她的心
以及土墙洞的火苗
和草房顶上漏下的星光
使我怯于抚摸
以后我渐渐长大
它不肯长大
许多事情我已忘记
它不肯忘记
七十多年来
每年春暖我总要晾晒一次
总要感谢它曾给我的温暖
总要闻一闻我婴儿时的气息
这时便会听到
饥饿年代里
妈妈的叹息和
我的哭声
使我战栗
如今,妈妈早已逝去
我已变成老人
我把它捧在手上
看一次觉得它变得沉重一次
我总想,在妈妈眼里
我是她永远的婴儿
她始终担心我的冷暖
她最深的爱给了我
撕心裂肺的幸福和疼痛
至今,我仍然觉得
那缝衣的线头
仍缠在她的手指上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逝去——( )气息——( )
珍藏——( )始终——( )
2.读诗歌第二小节,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妈妈是在怎样的环境下为“我”缝衣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对自己的妈妈说几句感谢的话或用一首诗来表达你对她的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赏析。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这首诗是按___________ 顺序记叙的,表时间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的“乡愁”应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这首诗,你想起了古人写的哪些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山村孩子的画
山村孩子的画
云是画面的主角
让阳光渲染它的模样
暖一抹,冷一抹
在小溪的天空漂浮
树是画面的主角
让风涂抹它的年轮
浓一笔,淡一笔
叶的眼睛在悬崖畔张望
泥土是画面的主角
让幻想展示它的富有
深一脚,浅一脚
山路上印满秋天的芬芳
1.这幅儿童的画中都画了哪些景物:
( )( )( )( )( )( )。
2.诗中有三对意思相反的词:
( )——( ) ( )——( ) ( )——( )
诗中运用这些反义词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三个“它”分别是指: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拓展阅读。
稚子
杨万里
稚子①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②(zhēng)。
敲成玉磬(qìng)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①稚子:小孩子。②钲:古代行军时用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钟。
1.根据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拓展阅读。
母亲的爱
我们也爱母亲
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
我们的爱是溪流
母亲的爱是海洋
芨芨草上的露珠
又圆又亮
那是太阳给予的光芒
四月的日子
半是灿烂半是辉煌
那是春风走过的地方
我们的快乐
是母亲脸上的微笑
我们的痛苦
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
我们可能走得很远很远
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
1.诗歌开头“我们也爱母亲”一句用了一个“也”字,它是承接什么意思而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这两句诗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
A.比喻、对比、对偶 B.对比、拟人、夸张 C.比喻、对比、拟人
3.对诗中“我们可能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母亲不愿意我们走得很远很远。
B.我们走得很远很远,最后还是要回来。
C.我们虽然走得很远,但母亲总是牵挂着我们,惦念着我们。
D.我们和母亲一起走得很远很远。
4.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