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对于弱酸,在一定温度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各微粒的浓度存在一种定量的关系。下表为几种弱酸在25℃时的电离平衡常数


电离平衡常数K



  

    

回答下列问题:
(1)K只与温度有关,当温度升高时,K值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2)从电离的角度,HCO3-、HPO42-、H2PO4-都可看作是酸,其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最弱的是________。
(3)对于同一种多元弱酸,有不止一个电离平衡常数,多个常数K1、K2、K3、之间存在某种大小关系,此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以碳酸为例,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产生此规律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离平衡常数是用实验的方法测定出来的.现已经测得25℃时,c mol/L的的电离转化率为____,则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_____。
(二)化合物SOCl2是一种液态化合物,沸点77 ℃。在盛有10 mL水的锥形瓶中,小心地滴加8~10滴SOCl2,可观察到剧烈反应,液面上有白雾形成,并有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该气体可使滴有品红试液的滤纸褪色。
(1)写出SOCl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用SOCl2与AlCl3·6H2O混合共热得到无水AlCl3,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盐类水解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现有0.1mol·L-1的Na2SO4和0.1mol·L-1的H2SO4混合溶液100mL,向其中逐滴加入0.2mol·L-1的Ba(OH)2溶液,并不断搅拌,使反应充分进行。(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⑴当加入50mLBa(OH)2溶液时,发生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保留小数点后3位数字);
⑵当溶液中沉淀量达到最大时,所加Ba(OH)2溶液的体积为mL,所得溶液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O3、Na2SO4、FeSO4、CaCl2、NaCl等混合而成,为检验它们,做了以下实验:
① 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中,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
② 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 过滤,将沉淀物置于足量稀硝酸中,发现沉淀部分溶解。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均填化学式)。对可能含有的物质,可采用向滤液中滴加溶液的方法来检验。
(2)写出步骤③中的离子方程式

根据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
(2)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比是
(3)当有2 mol HNO3被还原时,被氧化的物质的质量为,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4)有下列6种物质:K2SO4、K2SO3、I2、H2SO4、KIO3、H2O组成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已知在反应中K2SO3失去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将这6种物质分别填入下面对应的横线上,组成一个化学方程式(不需配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工生产中常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填化学式)
(2)“三酸”与“两碱”之间均可反应,酸过量时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有六个,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却只有两个,请写出这两个离子方程式

(14分)某化学反应2A(g)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零,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根据下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实验
序号
温度/℃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50
60
1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00℃
c2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800℃
c 3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4
820℃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


(1)在实验l过程中,10 min~20 min时间内用B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mol/(L·min)。
(2)在实验2过程中,A的初始浓度c2=mol/L,反应经20min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3)设实验3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1,则v3v1,且c31.0 mol/L (填“<”、“>”或“=”)。
(4)比较实验4和实验l,可推测该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理由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