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是甲病(用A、a表示)和乙病(用B、b表示)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病是____________性遗传病。
(2)5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8号是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若9号携带乙病致病基因,那么此基因最终来自__________号。
(3)若7号与9号个体结婚,生育的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
(4)若医学检验发现,7号关于甲病的致病基因处于杂合状态,且含有该隐性基因的精子会有1/3死亡,无法参与受精作用,存活的精子均正常,则7号与9号个体结婚,生育的子女正常的概率为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植物的根细胞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吸收外界溶液中的K+。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外的K+可以跨膜进入植物的根细胞。细胞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

(2)细胞外的K+能够通过离子通道进入植物的根细胞。离子通道是由 复合物构成的,其运输的特点是 (答出1点即可)。

(3)细胞外的K+可以通过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植物的根细胞。在有呼吸抑制剂的条件下,根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降低,原因是

小麦的面筋强度是影响面制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制作优质面包需强筋面粉,制作优质饼干需弱筋面粉等。小麦有三对等位基因(A/a,B 1/B 2,D 1/D 2)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合成不同类型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HMW),从而影响面筋强度。科研人员以两种纯合小麦品种为亲本杂交得F 1,F 1自交得F 2,以期选育不同面筋强度的小麦品种。相关信息见下表。

基因

基因的表达产物(HMW)

亲本

F 1

育种目标

小偃6号

安农91168

强筋小麦

弱筋小麦

A

+

+

+

+

B 1

+

+

+

B 2

+

+

+

D 1

+

+

+

D 2

+

+

+

注:"+"表示有相应表达产物;"﹣"表示无相应表达产物

据表回答:

(1)三对基因的表达产物对小麦面筋强度的影响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   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在F 1植株上所结的F 2种子中,符合强筋小麦育种目标的种子所占比例为   ,符合弱筋小麦育种目标的种子所占比例为   

(3)为获得纯合弱筋小麦品种,可选择F 2中只含   产物的种子,采用   等育种手段,选育符合弱筋小麦育种目标的纯合品种。

Ⅰ型糖尿病是因免疫系统将自身胰岛素作为抗原识别而引起的自身免疫病。小肠黏膜长期少量吸收胰岛素抗原,能诱导免疫系统识别该抗原后应答减弱,从而缓解症状。科研人员利用Ⅰ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进行动物实验,使乳酸菌在小鼠肠道内持续产生人胰岛素抗原,为此构建重组表达载体,技术路线如图1。

据图回答:

(1)为使人胰岛素在乳酸菌中高效表达,需改造其编码序列。如图2是改造前后人胰岛素B链编码序列的起始30个核苷酸序列。据图分析,转录形成的mRNA中,该段序列所对应的片段内存在碱基替换的密码子数有  个。

(2)在人胰岛素A、B肽链编码序列间引入一段短肽编码序列,确保等比例表达A、B肽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多选)。

A.引入短肽编码序列不能含终止子序列

B.引入短肽编码序列不能含终止密码子编码序列

C.引入短肽不能改变A链氨基酸序列

D.引入短肽不能改变原人胰岛素抗原性

(3)在重组表达载体中,SacⅠ和XbaⅠ限制酶仅有图示的酶切位点。用这两种酶充分酶切重组表达载体,可形成  种DNA片段。

(4)检测转化的乳酸菌发现,信号肽﹣重组人胰岛素分布在细胞壁上。由此推测,信号肽的合成和运输所经历的细胞结构依次是  

(5)用转化的乳酸菌饲喂Ⅰ型糖尿病模型小鼠一段时间后,小鼠体内出现人胰岛素抗原,能够特异性识别它的免疫细胞有  (多选)。

A.B细胞

B.T细胞

C.吞噬细胞

D.浆细胞

某植物有A、B两品种。科研人员在设计品种A组织培养实验时,参照品种B的最佳激素配比(见下表)进行预实验。

品种B组织培养阶段

细胞分裂素浓度(μmol/L)

生长素浓度(μmol/L)

Ⅰ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m 1

n 1

Ⅱ诱导形成幼芽

m 2

n 2

Ⅲ诱导生根

m 3

n 3

据表回答:

(1)Ⅰ阶段时通常选择茎尖、幼叶等作为外植体,原因是    

(2)在Ⅰ、Ⅱ、Ⅲ阶段中发生基因选择性表达的是    阶段。

(3)为确定品种A的Ⅰ阶段的最适细胞分裂素浓度,参照品种B的激素配比(m 1>2.0),以0.5μmol/L为梯度,设计5个浓度水平的实验,细胞分裂素最高浓度应设为    μmol/L。

(4)Ⅲ阶段时,科研人员分别选用浓度低于或高于n 3μmol/L的生长素处理品种A幼芽都能达到最佳生根效果,原因是处理幼芽时,选用低浓度生长素时的处理方法为    ,选用高浓度生长素时的处理方法为    

(5)在    阶段用秋水仙素对材料进行处理,最易获得由单个细胞形成的多倍体。

神经细胞间的突触联系往往非常复杂。如图为大鼠视网膜局部神经细胞间的突触示意图。

据图回答:

(1)当BC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甲膜内的  释放谷氨酸,与乙膜上的谷氨酸受体结合,使GC兴奋,诱导其释放内源性大麻素。内源性大麻素和甲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抑制Ca2+通道开放,使BC释放的谷氨酸  (增加/减少),最终导致GC兴奋性降低。

(2)GC释放的内源性大麻素还能与丙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抑制AC中甘氨酸的释放,使甲膜上的甘氨酸受体活化程度  (升高/降低),进而导致Ca2+通道失去部分活性。AC与BC间突触的突触前膜为  膜。

(3)上述  调节机制保证了神经调节的精准性。该调节过程与细胞膜的  两种功能密切相关。

(4)正常情况下,不会成为内环境成分的是  (多选)。

A.谷氨酸

B.内源性大麻素

C.甘氨酸受体

D.Ca2+通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