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篇》中写道:“民间吉凶,一依朱子《家礼》行事。庶民未必通谙其丧服之制度……衣冠之式、宫室之制,在市肆工艺者,学官定而付之;离城聚落,蒙师(私塾教师)相礼以革习俗。”这表明他寄望学校能够
| A.评议国政是非 | B.宣扬理学道统 |
| C.培养科技人才 | D.引导地方风俗 |
1929年发生的经济危机对经济发展造成了空前的
破坏,这一现象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 A.一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出现新的不平衡 |
| B.垄断组织已经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 |
| C.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形成尖锐矛盾 |
| D.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丧失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
19世纪90年代,李鸿章兴奋地说:“五年来,国家所费无多,巨款来自民间。……相隔万里好似同居庭院。”他感叹的洋务建设成就是()
| A.海军的兴办 | B.电报局的兴办 |
| C.民用工业的创办 | D.新式学堂的兴办 |
自从2000年以来,中国民众对电信、铁路、保险等行业的垄断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每年的人大代表提案很多都涉及到了这些敏感的话题。垄断这种经营方式产生于()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 B.第二次工业革命 |
| C.罗斯福新政期间 | D.“新经济”时代 |
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的国家是()
| A.美国、德国 | B.英国、美国 | C.美国、法国 | D.德国、日本 |
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③开发土地资源 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