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2 AlO2-+3H2O+CO2===2Al(OH)3↓+CO32- |
B.向海带灰浸出液中加入稀硫酸、双氧水:2I- + 2H+ + H2O2= I2 + 2H2O |
C.磨口玻璃试剂瓶被烧碱溶液腐蚀:SiO2+2Na++2OH-= Na2SiO3↓+H2O |
D.NaHCO3溶液和少量Ba(OH)2溶液混合:HCO3-+ OH-+ Ba2+ = H2O + BaCO3↓ |
向FeCl3和BaCl2的混合液中通入过量SO2,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色沉淀为BaSO3 | B.该实验表明FeCl3有还原性 |
C.反应后溶液酸性增强 | D.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 |
用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比较NaHCO3和Na2CO3热稳定性大小 |
B.用铜和稀硝酸制取并收集少量NO |
C.验证氨气在水中溶解度的大小 |
D.实验室用氯化铵制少量氨气 |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Cl2通入Na2CO3溶液中 |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
C.NH3通入AgNO3溶液中 | D.SO2通入Ba(NO3)2溶液中 |
同温同压下,在3支体积不同的试管中分别充满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H3和N2。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c2、c3(假设溶质全在试管中),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1>c2>c3 | B.c1>c3>c2 |
C.c1=c3>c2 | D.c1=c2>c3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时,发现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并夹杂有少量黑色物质。倒去试管中的浓硫酸,将剩余固体(含少量浓硫酸)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发现所得溶液为蓝色,黑色固体未溶解。过滤、洗涤后,向黑色固体中加入过量浓硝酸,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所得溶液加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铜与浓硫酸反应所得白色固体不是CuSO4 |
B.加BaCl2溶液后所得白色沉淀是BaSO3 |
C.白色固体中夹杂的少量黑色物质可能是CuO |
D.白色固体中夹杂的少量黑色物质中一定含有元素Cu和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