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两次发动侵华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近现代历史上,每每在中华民族气运的关键时刻和转捩点上,总能发现日本幽灵般的身影,一再打碎中国“起沉疴、图崛起”的希望,是让近代中国屡次沉沦的梦魇。
——王海涛《日本改变中国》
(1)近代历史上日本第一次“打碎中国‘起沉疴、图崛起’的希望”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中国有何重大影响?
材料二:不应忘记的事实是:日军在投降前已经被中国人民的连续八年、大小几十万次的战斗打得狼狈不堪了。日寇犹如一匹野兽,使他最后致命的可能只是一两支箭,但如果他不是在毙命前已经满身创伤呢?他还是会继续挣扎的。
——齐世荣《论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使他最后致命的可能只是一两支箭”指的哪些事件?材料二的作者认为日本法西斯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参战,出人意料地得到负责中国境内空军作战的陈纳德将军的支持,他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的因素。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日本战败的原因)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尼米兹上将和陈纳德将军关于对日战争胜利原因的观点?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就其深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技术成果;就其广度而言,第二次科技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世界历史》
材料二:科学在铸造世界的未来上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没有科学,现代工业国家就一点也不能存在-----一个国家若不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资源来推进科学,并推广科学的运用,它就不能长久继续存在。
材料三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
——徐刚《世纪末的忧思》
材料四……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也包括着,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就其深度与广度而言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任举一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至今给我们带来的恩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科学的作用?
(3)材料三说明工业革命除了我们带来恩惠还有什么影响?据材料四,概括英国治理环境的措施?
(4)综述以上材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 一直处于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了一层奇怪的色彩┈┈ 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
材料二:“这是一个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材料三: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摘自《哥伦布日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中所说的“共同的纱幕”指的是什么?在意大利是什么思想使人觉醒,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的?
(2)材料二中恩格斯所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场什么思想解放运动?任举一个“这时代所产生的巨人”名字?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哥伦布航行的动因或目的?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的“变革”与材料三所涉及到的历史事件对人类迈入近代社会有何共同影响?

观察下图,请将正确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方框内

A 出程 B中程

观察下图,请将正确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方框内

(1)A金字塔的国度 B盛行种姓制度的国家
(2)观察图后回答:亚非文明在地理位置上的共同点是什么?

危机意识是一个民族不断进取的基本素养。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世纪中期俄国社会危机的突出表现是什么?日本民族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面对危机,俄、美和日本都采取了应对措施。阅读下列选自《全球通史》的材料,回答:

由于这些情况相结合,亚历山大二能在1861年3月1日颁布……法令。……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日本新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到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1868年,天皇颁布一篇誓文,强调“破除旧习……求知识于世界”。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①材料一说的是哪个“法令”?为什么说它的实施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②材料二中的“一半自由”、“一半奴隶”分别指什么?表明林肯怎样的态度?这里最终通过什么方式解决南北双方的矛盾?
③据材料三,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④依据材料三说说天皇是如何“破除旧习,求知识于世界”的。除此以外天皇在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迈入近代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⑤上述措施表明了俄国和日本解决危机的共同方式是什么?
⑥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是获取智慧,启迪未来。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请你说说这些大国崛起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至少写出两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