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20℃时0.1 mol·L-1NaOH分别滴定0.1 mol·L-1HCl、0.1 mol·L-1CH3COOH的pH变化曲线如下。

根据上述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测得醋酸起点pH为3,则20℃时该浓度醋酸的电离度为                  
②滴定开始后醋酸曲线变化比盐酸快的原因是                               
(2)25 ℃时0.1 mol·L-1的H2R水溶液中,用氢氧化钠来调节溶液pH,得到含有H2R、HR、R2三种微粒的溶液。当c(Na+)=c(R2)+c(HR)+c(H2R)时溶液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3)下图是某水溶液在pH从0至14的范围内H2CO3、HCO3、CO32三种成分平衡时的组成分数。

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图是1.0 mol·L-1碳酸钠溶液滴定1.0 mol·L-1 HCl溶液的滴定曲线
B.在pH分别为6.37及10.25时,溶液中c(H2CO3)=c(HCO3)=c(CO32)
C.人体血液的pH约为7.4,则CO2在血液中多以HCO3形式存在
D.若用CO2和NaOH反应制取NaHCO3,宜控制溶液的pH为7~9之间
(4)将尿素施入土壤后,大部分是通过转化为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被作物所利用,尿素分子在微生物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转化为碳酸铵。已知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常数(25℃)如下表:

弱电解质
H2CO3
NH3·H2O
电离平衡常数
Ka1=4.30×10-7   Ka2=5.61×10-11
1.77×10-5

现有常温下0.1 mol·L-1的(NH4)2CO3溶液,
①你认为该溶液呈       性(填“酸”、“中”、“碱”),原因是               
②就该溶液中粒子之间有下列关系式,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c (NH4+)>c (CO32-)>c (HCO3-)>c (NH3·H2O)
B.c(NH4+)+c(H+)=c(HCO3-)+c(OH-)+c(CO32-)
C.c (CO32-) + c (HCO3-) +c (H2CO3)=0.1 mol·L-1
D.c (NH4+)+ c (NH3·H2O)=2 c (CO32-) + 2c (HCO3-) +2 c (H2CO3)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水的电离 盐类水解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阿魏酸在医药、保健品、化妆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其
结构简式为

⑴阿魏酸可以发生 (填选项字母)。"
a.酯化反应 b.消去反应 c.加成反应 d.氧化反应 e.银镜反应
⑵阿魏酸的一种同分异构体A 可用于制备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己知A 和B都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A、C能发生银镜反应。
①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C含有的官能团为____________。
②D→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所有符合下列条件的阿魏酸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漠代物只有2 种;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可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④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T1℃时,向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甲中加人1mol N1、3mol H2及少量固体催化剂,发生反应N2(g) + 3H2(g) 2NH3(g);△H<0,10min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测得NH3 的体积分数为25% 。
(1) 该反应在0 ~l0min 时间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N2的转化率为______。
(2)在T1℃时,若起始时在容器甲中加入0.5mol N2、1.5mol H2、0.5mol NH3 ,则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______ (填选项字母) 。
a.大于25% b.等于25% c.小于25%
(3)右图是在T1℃时密闭容器甲中H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请在该图中补画出该反应在T2℃(T1>T2)时H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
(4)若保持T1℃,在体积也为2 L 的密闭容器乙中通入一定量的N2、H2、NH3,欲使平衡时容器乙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容器甲中完全相同,且起始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通入H2的物质的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X、Y、W、Q都是短周期元素,已知Y、X、W、Q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X、Y 同周期,X、W 同主族,W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X、Y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之和,W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Q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 倍。
(l)写出下列元素符号:X______,Y______,W______,Q________。
(2)W元素的单质有广泛用途,工业上制备该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Y元素的某种单质通大酸性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溶液变蓝,同时生成Y元素的另一种单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Y、W、Q三种元素可组成一种盐,其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分) 已知①~④均为工业生产及应用的常见反应。其中常温下B、D、J、P气体,E为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为1∶l的液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0。(个别反应的产物已略去)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F与N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⑤中当有1mol电子转移时,氧化剂消耗g。
(3)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图是该反应原理的示意图,该装置中使用的是(填“阴”或“阳”)离子交换膜。图中从d处收集到的是

(4)工业上由D制取I的过程可表示为:

由D与B反应生成X的反应所用的设备是
①高炉②沸腾炉③接触室④分馏塔⑤吸收塔
已知400℃ 101Kpa时,2D(g) + B(g)2X(g);△H =" –" 196.6KJ/mol,当2 mol D与1 mol B在该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反应放热186.8 KJ。
在实际生产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为提高D的转化率,工业选择了以下哪些条件______
①适当升高温度②增大压强③使用合适的催化剂④及时移走生成物⑤适当增大B的浓度⑥将反应物与生成物在热交换器中进行热交换

(共15分) 请根据下图作答:

已知: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时,易发生下列转化:

(1)反应①所属的有机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反应。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其完全燃烧的产物中n(CO2)∶n (H2O) = 2∶1,则B的分子式为
(4)F是高分子光阻剂生产中的主要原料。F具有如下特点:①能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能发生加聚反应;③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F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化合物G是F的同分异构体,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能发生银镜反应。G的结构有种。
(6)化合物H是B的同分异构体,H分子中含有的部分结构为,它的水解产物经聚合反应后可得到高聚物(CaHbO2)n.。H有多种结构,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