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每空2分,共14分)有一次小红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提示:黄豆芽变成“绿”豆芽是因为产生了一种绿色的色素——叶绿素的原因)。小红觉得很奇怪,她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同学们,她们决定把问题搞清楚,请你和她们一起去探究。
(1)你提出的问题是:___    ____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2)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作出假设:____     __对叶绿素的产生有影响。
(3)设计实验方案:
A.取一定量的新鲜的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
B.把甲放在___    ___下培养,把乙放在___     ___处培养
(4)该实验的预期结果是:甲中的黄豆芽__________,乙中的黄豆芽_____________
(5)该实验证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__    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某同学选择一种盆栽的斑叶植物作为实验材料,该植物叶片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界线清晰。他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固体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请分析回答: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把排除了叶片中原有淀粉的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4小时后,同时摘下叶片A、B,利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滴加_____________,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3) 比较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比较叶片A绿色部分和叶片B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后发现透明塑料袋的内表面有很多水珠,叶片上的_____________是这些水分从植物体内散发的窗口。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人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如图)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瓶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一段时间后就不动了?
(2)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个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
(3)蚯蚓的呼吸依靠来完成。
(4)在本实验中设置甲瓶的作用是

(共5分).下表是某小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两组实验,请分析回答。

试管
实验材料
滴加液体
水浴温度
水浴时间
鉴定试剂
观察现象
1
馒头碎屑
唾液2ml
37℃
10分钟
碘液1滴
不变蓝
2
馒头碎屑
T
37℃
10分钟
碘液1滴
变蓝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可以在2号试管的T 处加入___ ___ ,作为1号试管的___实验。
(2)与2号试管相比,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酶,它能促进淀粉的分解成为___
(3)右图中的___ ___(填“X”或“Y”)曲线能说明馒头在消化道中发生的变化。

小明为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大豆种子(种子均饱满且完整、具有活力)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的种子发芽情况如下表。

装置




场所
日光下
日光下
日光下
日光下
温度
23℃
23℃
23℃
0℃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水浸没大豆
潮湿
发芽情况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没有发芽
没有发芽

⑴.上述表格中有对对照试验组。
⑵.在上述实验组中,变量分别是
⑶.若以温度为变量,实验组是
⑷.若以温度为变量,对照组是

探究题(每空2分,共10分)
请完成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1)花生中,有的花生长一些,有的花生短一些,我们分别把它们称为大、小花生,花生长度有差异,这种现象,我们称为___________。
(2)随机取大、小花生各30粒来做探究,随机取30粒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
(3)测花生的_______轴长度,做好记录。描点连线,画分布图,求平均值。
(4)比较大、小花生的分布范围和平均值,我们知道,大花生平均值大于小花生平均值,说明花生长短的性状受___________控制。
(5)小花生之间长度也有差异,说明花生长短的发生也受___________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