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的危急关头,以民族大义为重,谱写了一曲曲赞歌。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风雨兼程,最终取得胜利。什么事件标志着它的成立?
(2)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问题。“西安事变”中,张、杨接受了共产党的什么主张?
他们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什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有何重要意义?
(3)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才取得成功。请问中共独立领导军队的开端是什么事件?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欧盟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 《宋书》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发生在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在这一历史事件之后,沿着这一路线逐渐形成了一条重要的东西方交通的陆路要道是什么?其起点在何地?其终点到达何地?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农学家,他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还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有何著作?
(2)说出材料二所示著作成书时间和作者?
(3)对《水经注》作一个简短的评价。
(4)当时统治者为什么要开凿石窟,雕造佛像?

阅读材料:
材料一:“…(魏主)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材料二: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北魏孝文帝什么改革法令?
(2)请你说出孝文帝改革其他的措施。
(3)结合材料二,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惫,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
(1)“今天下三分”是指历史上的哪一时期?
(2)为上述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