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革命”发生在哪一年?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3)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年5月9日俄罗斯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庆典,隆重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习近平主席将应邀出席庆典活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那战火纷飞的岁月,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苏联的卫国战争互相配合,两国军民并肩作战,共同谱写了抗击法西斯侵略者的壮丽凯歌,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1)请写出中苏军民并肩作战共同反击法西斯侵略的具体表现。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各举一战例说明中国和苏联如何沉重打击了日本和德国法西斯侵略者。
(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中俄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用鲜血和生命凝结了深厚的友谊,如今中俄关系正处于良好的发展势头,请你为推动中俄关系的全面发展提两点建议。

优秀的歌曲总能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引自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国歌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歌词中“旧邦新造”的含义是什么?为巩固其成果,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哪一部法律文献?
材料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 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引自《北伐军歌》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民革命的任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北伐胜利进军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
——引自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正面临怎样的民族危机?该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21世纪世界的主题仍旧是和平与发展,然而当今天下并不太平:钓鱼岛争端、朝鲜核试验、乌克兰危机等战争阴霾依然笼罩着人类,警醒世人珍惜和平,勿忘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重温战争历程】
材料一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铭记历史,警惕战争,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将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间和标志。
材料二 下图是一幅宣传海报,上面有残破的美国国旗和相关文字。其中文字的意思是“记住12月7日”。

(2)请写出材料二中提到的“12月7日”发生的历史事件及影响。
【探究战争根源】
材料三 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迫使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根据条约规定,德国交出了1/8国土、1/10人口和300万平方公里的全部殖民地,承担1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地区50公里内,德国不能设防。
材料四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德国经济急剧下滑,工业生产下降40%,外贸减少了69%,7万多家企业破产,失业人口高达800万。面对困难,国会没有能力组建新的政府,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
(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挑起的。分析材料三、材料四,归纳导致德国发动战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再现风云人物】
材料五 如下图所示

(4)请写出材料五(上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感悟战争启迪】
材料六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材料七“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5)材料六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该文献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6)结合材料六、七及所学知识,分析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2015年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90周年。以此为契机,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始筹备“中国近现代伟人风采”探究活动。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推翻帝制孙中山】
材料一 1961年10月10日,周恩来在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大会上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为以后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家,是杰出的民主主义者,他在这次革命中起了重大的作用。”
(1)材料一中的“我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于何时?结合所学知识,用两件史实谈谈孙中山在这场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当家作主毛泽东】
材料二 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并为我们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条件……”
材料三如下图

(2)根据材料二,说出毛泽东领导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富裕强盛邓小平】
材料四 1997年2月25日,江泽民在邓小平追悼大会上说:“邓小平领导我们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综合国力愈益强盛起来,人民生活逐步富裕起来,社会主义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举出至少三项史实说明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复兴追梦习近平】
材料五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座谈会上说:“五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的先进价值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材料六如下图

(5)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6)结合材料五、六的内容,分析五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材料分析题:
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反思历史,反省战争,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具有深远意义。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各自保证对与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摘自《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二 第69届联合国大会2月26日召开全会,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决议,决定将于今年5月举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特别会议。决议还说,今年也是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决议呼吁所有联合国会员国通力合作,通过联合国发挥核心作用,共同应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与威胁,竭尽全力在国际关系中避免威胁使用或使用武力,或以不符合联合国宗旨的任何其他方法来侵害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并按照《联合国宪章》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
材料三 当前,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
——中共“十八大”报告(节选)
材料四 安倍政权决心要以建设“强大国家”的姿态来对抗全球化和中国的大国化。安倍晋三首相如今越来越胆大妄为。他刚上台时的那种现实主义色彩已经消逝,如今开始肆无忌惮地推行起了增强军备的政策。
——日本《东京新闻》2014年1月1日社论
(1)材料一中“野蛮和残暴的力量”指的是什么?(1分)请举出其“野蛮和残暴”的重要表现一例。(2分)
(2)材料二中“今年也是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联合国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成立的?(1分)这次会议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发展有什么影响?(2分)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内容回答,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什么样的局面?(1分)未来世界格局的发展呈现什么样的趋势?(1分)这种趋势的出现对世界发展有何影响?(2分)
(4)依据材料四,从世界和平的角度,你想对安倍政府说什么?(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