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丽在淘米、蒸饭时,觉得淘米水倒掉很可惜,她想:淘米水还能用来做什么呢?为此,小丽就“淘米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探究。以下是她进行的探究实验,请帮她完成。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略)
(3)设计方案并实施:
①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同一种植株幼苗10株,分别种植在10个相同的花盆中;
②将10盆植株幼苗平均分成2组,分别标记为第一组、第二组,并放置在相同的、适宜植株幼苗生长的环境中;
③第一组每天浇灌淘米水,第二组每天浇灌 ;
④种植一段时间后,观察植株幼苗的生长变化情况。
(4)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
(5)请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
①若第一组植株幼苗长势明显好于第二组,则说明淘米水对植物的生长 。
②若第一组、第二组植株幼苗长势相同,则说明淘米水对植物的生长 。
樟树中学"爱科学"实验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四种处理:
| 试管编号 |
加入物质 |
处理情况 |
| ① |
馒头碎屑+唾液 |
充分搅拌 |
| ② |
馒头碎屑+清水 |
充分搅拌 |
| ③ |
馒头块+唾液 |
充分搅拌 |
| ④ |
馒头碎屑+唾液 |
不搅拌 |
其中第①种处理是模拟了口腔中的牙齿、舌、唾液的作用,第②③④种处理都是①的对照实验,利用你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当以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与①进行对照实验。
(2)①与②进行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的作用。
(3)在设计方案时,有的同学建议:"除了以上这四种处理外,还要进行第五种处理,即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不搅拌。"你认为这第五种处理有必要吗?。
(4)①处理一段时间后,向试管中滴加碘液,试管内液体是否变变蓝?。
有一次小刚从菜市场买回一袋“豆芽菜”放在光下,下午打开一看,惊奇地发现“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和老师。老实说:“要解开这个谜只有靠你自己,你想办法自己研究去。”你愿意和小刚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吗?
(1)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植物体内含有叶绿素。
你提出的问题: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2)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对叶绿素的形成有影响。
(3)设计实验方案:①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内。②甲放在下培养,乙放在下培养。
注意:甲、乙仅有这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均相同。这样甲、乙就是一组
实验。
(4)结果预期:甲中的黄豆芽绿,乙中的黄豆芽绿。
(填“变”或“不变”)
(5)该实验证明:叶绿素的形成需要。
某生物学习小组同学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发生的变化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回答有关问题。
| 试管 |
食物 |
加入物质 |
处理 |
温度 |
试剂 |
现象 |
| ① |
馒头碎屑2g |
清水2ml |
搅拌 |
置于37℃温水中 |
碘液 |
变蓝 |
| ② |
馒头碎屑2g |
唾液2ml |
搅拌 |
不变蓝 |
||
| ③ |
馒头碎屑2g |
唾液2ml |
搅拌 |
0℃ |
变蓝 |
(1)馒头在滴加碘液后变蓝是因为馒头中含有。
(2)②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
(3)能说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的两支试管是和。
(4)能说明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受温度影响的两支试管是和
在学习了呼吸系统的知识后,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他们根据"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设计了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澄清的石灰水、试管2支、气球2个、打气泵1个、凡士林、细线若干条。
设计方案:
步骤一:把气球A吹到一定大小,并有细线扎紧气球口,接着用打气泵向气球B打入空气,使其与气球A一样大,也扎紧气球口。(提示:气球中要尽量收集足够多的气体;扎气球口时要打活结)
步骤二: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倒入3ml澄清的石灰水。
步骤三:在甲、乙试管口外壁涂上凡士林,减少实验时气体外泄。
步骤四:把气球A和B分别套在试管甲和乙上(如右图示),解开气球,将球内气体通入试管,并轻轻振荡。(特别提醒:注意防止气球从试管口脱落。)
步骤五:观察甲、乙试管内石灰水的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方案中设计的试管乙是为了与试管甲形成作用。
(2)预测实验结果:
预测一:假设甲、乙试管中的石灰水都,则不能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预测二:如果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另一试管中的石灰水没有变化,则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探究题:某学习小组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进行探究,实验设计如下表。请你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 培养皿 实验方案 |
甲 |
乙 |
丙 |
丁 |
| 大豆的数量 |
每个培养皿各放2粒 |
|||
| 环境条件 |
培养皿底部放浸湿的纱布;20℃ |
培养皿底部放浸湿的纱布;-4℃ |
培养皿底部放干的纱布;20℃ |
培养皿底部放的纱布;水淹没种子20℃ |
| 置于黑暗的环境中 |
(1)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一处不足:。
(2)完善实验设计后,预期的实验结果是:培养皿的大豆种子萌发,其他培养皿的大豆种子不萌发。
(3)培养皿乙和丙(选填“是”或“不是”)一组对照实验,用培养皿甲与丁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
(4)该学习小组想进一步探究光对大豆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还必须再设置一个培养皿,其环境条件应为:。
(5)如果严格按照以上的方案进行实验,五组的大豆种子最终都没萌发,请你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