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外文章,回答问题。
含 羞 草
韩丽丽,同学们叫她含羞草。
哥哥的算术成绩很少优秀,这次期中考试却得了九十分。试卷发下来,他回到家,进门就扬起卷子喊:“妈妈,看,我的算术得了九十分!”那样子像一个打胜仗回来的将军。 丽丽也背着书包回来了,妈妈问:“丽丽,你的算术多少分?”丽丽说:“和哥哥差不多。” 妈妈要过丽丽的试卷来看,只见试卷上写了一个大大红红的一百。妈妈笑着说:“呵,得了一百分还不好意思拿出来哩!“一句话说的丽丽羞红了脸,她还低着头,像棵含羞草。
丽丽也有缺点。有一次,老师在台上讲课,她眼睛望着窗外。老师说:“丽丽,注意力集中!” 丽丽从脸到脖子根都羞红了,马上专心听讲,再不走神了。
有一次下课后,音乐老师忘了把书本带走,丽丽拿了书本追上去说:“黄老师,你的书本忘了。” 班主任李老师迎面走过来听见了,说:“丽丽,对老师和长辈说话要用 您 。”
丽丽站住脚,羞红了脸,垂着头,弄着辫梢,低声回答:“是。”那样子就像一棵含羞草。从这以后,丽丽对长辈说话,总是客气地用“您”,再没有听她用过“你”。
渐渐地,同学们都喜爱地管丽丽叫“含羞草”。李老师说:“含羞草好,她不骄傲。一个懂得害羞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1)下面的句子是从哪方面描写人物的?请你认真分析,选择答案填进( )里。 语言 动作 神态
①一句话说的丽丽羞红了脸,她低着头,像棵含羞草。( )
②丽丽说:“和哥哥差不多。” ( )
③他回到家,进门就扬起卷子喊:“妈妈,看,我的算术得了九十分。!”
④丽丽站住脚,羞红了脸,垂着头,弄着辫梢,低声回答:“是。” ( )
(2)根据文章内容判断说法的正误,对的打“ ”,错的打“ ”。
A、受到夸奖,丽丽感到不好意思,她会害羞。( )
B、丽丽姓“韩”,跟“含”字同音。( )
C、遭到老师批评,丽丽会更害羞,从脸到脖子根都羞红了。( )
快乐阅读(11=3+4+4)。
母爱的力量
那年,小妹因为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
同病房有一个女孩,她是因为车祸住进来的。自住进来的那天起,她就一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
女孩的爸爸手足无措地坐在病床前,神色凄楚地看着女儿痛苦地挣扎,不知该如何帮助女儿,只是不停地恳求医生:“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
他不知道,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用了,而病人,有时候也是要自救的。能不能活下来,既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希望,也要看她的造化。
一个护士问那个男人:“孩子的妈妈呢?你为什么不叫她妈妈来?”
男人埋下头,低低地说:“我们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她。”
护士皱了皱眉头,默默地坐下来,轻轻握住女孩凉凉的手,柔声说:“女儿乖,妈妈在,妈妈在。”
男人抬起头,吃惊地看着护士,少顷,脸上流满泪说:“谢谢,谢谢!”
女孩唤一声“妈妈”,护士答应一声,而护士与那个女孩差不多年龄,还没结婚。
女孩像落水者抓到了一根稻草般死死抓住护士的手,呼吸慢慢均匀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位护士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一有空就守在女孩病床前,握着她的手,跟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醒来。
医生说:“她能苏醒是个奇迹。”
女孩说:“我感觉到妈妈用一双温暖的手,一直牵着我,一直牵着我,把我从一个黑黑的冰冷冷的井里拉上来……”
人们把赞扬的目光投向那位充满爱心的护士,护士的脸微微红了,说:“我记得读过一句名言,母爱可以拯救一切。”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痛苦——()苏醒——()温暖——()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小妹受伤了,()她住进了医院。
②()护士有时间,她()会守在女孩病床前
③()小女孩听到妈妈的声音,也许她()会醒过来。
④病人有时候也是要自救的,能不能活下来,()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希望,()要看她的造化。
(3)护士为女孩做了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_______________。
叶如_______,冬青;华如_______,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_______,壳如红缯,膜如紫绡,________________,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_________,二日而_________,三日而_________,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1)按原文填空。
(2)这段文字选自《》,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字________。我们还学过他的写植物的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4)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A、打比方B、作比较C、举例子
(5)短文说明荔枝的特点采用的说明顺序是()。(多项选择)
A整体——部分B主要——次要
C外——内 D时间先后
E内——外 F形、色、香、味
课外阅读
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
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它宛如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但对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彩条。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兆亿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环
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斓的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在1980年中就曾出现过1052次“晕”,“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达 80%。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当 “晕”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内(俗称“短晕”)时,未来的12一6小时内会出 现风或雨;当“晕”的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俗称“长晕”)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
美丽的晕环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1)第1段从哪两个方面说明晕和彩虹的不同(每项答案不超过5个字)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第3段中的“这一发现”指的是__________。
(3)举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例子,是为了说明 ()
A.人们对晕有浓厚的兴趣 |
B.晕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 |
C.晕可以分为“短晕”和“长晕 |
D.并不是所有的晕都有风雨之兆 |
课内阅读
在那块()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还是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苍蝇的翅膀和蜘蛛的长腿,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我们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早已有那样的苍蝇和蜘蛛了。
(1)根据原文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2)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①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②用力支撑。()
③事物呈现出来的样子。()
(3)把文中最能说明这块琥珀特点的一两个句子用“——”画下来。
有理有据(在表格中填写作者想象的依据)。
作者的想象 |
想象的依据 |
约摸算来,总有一万年了。 |
|
一个夏天,太阳暖暖地照着。 |
|
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 |
|
树林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