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植物生活方式”的活动中,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将罩上塑料袋的植物置于暗处5—6小时后,打末阀门,轻轻挤压塑料袋,使袋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原因是:植物进行 作用,产生的气体是 。
图甲、乙表示两块玻璃板,分别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当在两块玻璃板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一小粒食盐和一滴肉汁时,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以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1)在甲、乙玻璃片下方的()内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的移动方向。
(2)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是
甲。
乙 。
(3)结论是:。
生物兴趣小组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置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如下设置条件下培养,记录实验结果。
组别 |
种子所处的环境 |
实验结果 |
甲 |
干燥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 |
种子不萌发 |
乙 |
湿润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 |
种子萌发 |
丙 |
湿润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 ℃) |
种子不萌发 |
丁 |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的橱柜中 |
种子不萌发 |
(1)通过本实验看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是(6分)
、和。
(2)甲和丙是一组对照实验吗?.(1分)
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皿编号 |
种子的数量(粒) |
种子所处的外界条件(其他外界条件相同且适宜) |
|
甲 |
30 |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 |
20℃ |
乙 |
30 |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 |
-10℃ |
丙 |
30 |
培养皿底部垫有干燥的滤纸 |
20℃ |
丁 |
30 |
培养皿中的水淹没种子 |
20℃ |
(1)如果用培养皿甲与乙进行对照实验,所探究的问题为种子的萌发需要。
(2)若需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和两组培养皿做对照实验。
(3)若要探究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和结果分析。
第一步: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滤纸,并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取的两份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温度控制在20℃)。
第二步:将一组培养皿置于的环境中,另一组培养皿置于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
结果分析:如果两组培养皿中种子萌发的结果基本相同,则说明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影响。
晴天的上午,在一株盆栽植物上将一分枝的叶片套上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扎紧袋口:
(1)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出现了一些小水珠,这是由植物体散发出来的凝结而成的,它是的结果
(2)下午打开袋口,迅速把一支将要熄灭的火柴棍伸进袋内,火柴复燃了,说明袋内
较丰富,这是的结果。
(3)傍晚再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亮前打开袋口,迅速把一根燃着的火柴伸进袋内,火柴熄灭了,说明袋内的较丰富,这是的结果。
将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3天,然后找甲、乙两片叶子。把甲叶子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用不透光的纸遮起来(如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乙叶子用剪刀将叶片主脉切断,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问:
⑴将碘酒滴在甲叶上,变蓝的部位是,不变蓝的是。
⑵、将碘酒滴在乙叶上,a和b哪部分变蓝?。
⑶、实验前将植物在黑暗中放置3天的目的是。
⑷、用显微镜观察变蓝部分叶片的细胞,发现是细胞内哪一结构变蓝( )。
A.叶绿体 | B.白色体 | C.细胞核 | D.油滴 |
⑸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