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三峡》,完成小题。(19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嘲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解释加点的字词。
(1)略无阙处_______(2或王命急宣_______ (3)沿溯阻绝_____________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春冬之时/而忘操之 | B.不以疾也/徐喷以烟 |
C.其间千二百里/其虫旧曾有之 | D.故渔者歌曰/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早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富,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 ( )(2)欲信大义于天下()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 (4)愿诸君勿复言()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之:犹鱼之有水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
B.而: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佣者笑而应曰(《陈涉世家》) |
C.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
D.于:曹操比于袁绍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在对策中,诸葛亮为刘备成就蜀汉大业作了哪几方面的规划?你最佩服他哪一点?
《吕蒙传》节选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①?”肃造次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③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节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有改动)
【注】①虞:意料,预料。②造次:鲁莽,轻率。③拊(fǔ):抚摩。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数讨山越⑵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⑶遂往诣蒙⑷肃于是越席就之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答:用“/”断句。
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根据节选文字,联系下面材料,你认为吕蒙是个怎样的人?
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鲁肃过蒙言议,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答:
《出师表》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⑴危急存亡之秋⑵俱为一体⑶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是()。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A.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 B.欲报之于陛下也 |
C.愿陛下亲之信之 | D.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
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译文:上文中很多词语已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成语,请写出两个,并解释相应的意思。
答: 成语1解释:成语2解释:
刘先生者,河朔人,年六十余,居衡岳紫盖峰下。间出衡山县市,从人丐得钱,则市盐酪①径归,尽则更出。日携一竹篮,中贮大小笔棕帚麻拂②数事,遍游诸寺庙,拂拭神佛塑像鼻耳窍有尘土,即以笔拈出之,率以为常,环百里人皆熟识之。县市一富人尝赠一衲袍③,刘欣谢而去。越数日见之,则故褐如初。问之,云:“吾几为子所累。吾常日出,庵有门不掩,既归就寝,门亦不扃④。自得袍之后,不衣而出,则心系念,因市一锁,出则锁之。或衣以出,夜归则牢关以备盗。数日营营⑤,不能自决。今日偶衣至市,忽自悟以一袍故,使方寸⑥如此,是大可笑。适遇一人过前,即脱袍与之,吾心方坦然无复系念。嘻,吾几为子所累矣!”
【注释】①盐酪:指食盐等物品。 ②麻拂:除尘工具。 ③衲袍:僧袍。 ④扃:jiǒng关闭。⑤营营:指内心忧虑的样子。 ⑥方寸:内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则市盐酪径归 ( )(2)吾几为子所累( )
(2)不衣而出( )(4)适遇一人过前(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越数日见之(指代富人) | B.问之(指代刘先生) |
C.出则锁之(指代门) | D.即解袍与之(指代路上遇见的人)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忽自悟以一袍故,使方寸如此,是大可笑。文中刘先生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伐竹取道()(2)不可久居()
(3)佁然不动()(4)斗折蛇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请把下列对偶句补充完整。
醉翁亭下欧阳修吟诗饮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的心情由“心乐之”到“悄怆幽邃”这一忧一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变化?请联系短文谈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