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为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材料二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材料二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依据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三 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罚、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
请回答:
(1)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哪个诸侯国?
(2)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理由是什么?
(3)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4)结合材料三,说明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你如何看待他的“重刑”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4世纪意大利诗人彼特克拉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思想?当时那场思想运动的先驱是谁?这位先驱的代表作是什么?
材料二:伏尔泰认为:“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平等的。”……大革命时期,法国人民把伏尔泰的遗骸迎回巴黎,补行国葬礼。当时他的灵车上写着“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2)从材料二中找出能够突出反映伏尔泰思想的两个关键词。
材料三:伏尔泰一生中最崇拜的人,就是中国的孔子。孔子的民本思想,让伏尔泰欣喜不已。孔子启蒙伏尔泰,伏尔泰启蒙西方。
(3)结合材料分析伏尔泰吸收了孔子的什么思想?法国大革命时,伏尔泰的思想在什么文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材料四 1878年,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中说:“伏尔泰战胜了敌人。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
(4)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敌人”是指什么?这次“伟大的战争”指的是哪一思想运动?
材料五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5)材料五所述宣言发表于什么时间?它的发表有什么意义?(2分)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十八世纪后半期,从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大家知道,这些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材料二:他们在1865年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这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自然科学走到了工业生产的前面,成为技术革命的先导;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的电力技术就是电磁理论的直接产物。
材料四:2012年6月29日,在经过近13天太空飞行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自动、人工手动)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产业革命”将人类社会带入到什么时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说明在工业革命影响下,中国开始了什么运动?为了实现强兵富国,“他们”提出了什么鲜明的口号?
(3)材料三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什么特点?
(4)材料四中的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运用,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请列举两项我国与这次科技革命相关的科技成果。
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一直是世界各国共同的目标,而如何管理经济,各国却各有做法,又相互借鉴。有形的手,无形的手,手拉手向前走。
有形的手
国家在经济建设中运用行政的、法律的、货币的手段管理经济,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的职能。
(1)苏联在经济建设中曾经把“有形的手”运用到极致,这种体制是什么?
(2)我国为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在经济领域的改革目标是什么?1992年初,为经济体制改革指明方向,带来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的事件是什么?
无形的手
市场自发调节是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价值规律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奉行的自身规律。
(3)苏联在建国初期,为恢复创伤,而尝试运用“无形的手”,其政策是什么?
手拉手向前走
市场调节不是资本主义的特色,国家计划也不是社会主义的专利。
(4)在危机面前,带领资本主义世界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重大事件是什么?其特点又是什么?
(5)纵观各国经济建设的探索道路,你有何感悟?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和平交往一直是主流。但是两国关系也一直恩怨纠结、纷争不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640年,圣德太子派到中国留学30多年的高向玄理、留学僧南渊请安归国他们带回隋唐的封建统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并传授给皇室贵族,为日本的封建化提供了思想基础。
(1)列举日本来华的留学生和遣唐使中,为中日交流做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列举日本历史上走向封建化的重要改革。
材料二:战争的导火索终于来了,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清朝乞援。日本认为发动战争的时机已至,向清廷表示“贵政府何不速代韩戡?……我政府必无他意”,诱使使清朝出兵朝鲜。
(2)材料二中提及的战争对给中国领土主权、历史发展各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材料三:2013年11月,中国公布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一时间日本反应过度,频繁出动军机闯入识别区,拒绝承认。甚至鼓动国际社会联合抵制,而日本自己早在44年前就已经划定防空识别区,最近距离我国领土只有130公里。
(3)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空军部队成立于何时?我国国防建设中的“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是什么?
材料四:日本操纵所谓钓鱼岛国有闹剧以来,中日关系一度跌入低谷,中日陷入紧张的冲突对抗。2014年也是农历甲午年,日本岛内有势力在叫嚣又一次甲午战争即将到来。
(4)你认为这次中日之间还会爆发新甲午之战吗?说说你的理由?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不断创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的目标和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 “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是指什么?
材料二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
(2)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包”的理解。
材料三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
(3)材料三中,他为实现“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做出了什么贡献?每位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为实现梦想,你认为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哪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