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 京津冀豫6000万人喝上汉江水】
记者从权威部门获悉,备受关注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12日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惠及人口近1亿。南方“亚洲天池”的优质水源,沿着蜿蜒1000多公里的人工渠日夜流淌,从2014年底开始润泽北方千家万户。

材料二:移民:从此故乡是“他乡” 为了这一渠清水,水源地丹江口库区上百万居民,有的告别故土,远迁他乡;有的舍弃家业,外出打工;有的放弃世代相传的致富门路,另谋生计……淹没区有40万百姓按政策实施了搬迁。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会对我国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2)南水北调的顺利实施得益于哪些因素?(三方面即可,6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购物消费是我们生活动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活动,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但在购物消费过程中,我们也常常遇到消费的烦恼。请观察下列漫画。

(1)漫画《商场消费》中,商家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为保护这个权利,宪法是如何规定的
(2)漫画《网络购物》中,商家的行为严重的损害了网络商家的信誉。你认为网络商家要维护自己的名誉就必须坚持什么原则?谈谈你对这一原则重要性的认识。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材料一:2013年9月27日,教育部下发《关于深入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活动的通知》,决定从2013年秋季开学起,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活动。
材料二: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修订后的环保法规定,企业事业单
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将受到严厉处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课本有关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坚持哪些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2)结合材料二与右图现象,学校为了加强对师生节水习惯的养成教育活动,请你写一份节水的倡议书。(要求:有标题、要写出倡议的原因、倡议的事项;不能出现具体的班级、姓名)
标题: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倡议原因)






为此向全校师生郑重发出倡议:
1.

2.

3.

4.

5.

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节约每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逐步养成节约的行为习惯,传承勤俭美德!使每个学生都养成良好习惯,只有这样,社会风尚才能越来越好。
××××学校×××
年月日

[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材料一:2014年5月4曰,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青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好比“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如果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自觉践行社会价值观,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这不禁让我想起刚进入初中时的两个生活镜头
(1)从公民层面看,镜头一、二分别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1)镜头一:。镜头二:
材料二:2014年4月11日,由中宣部、山东省委联合举办的推广善行义举榜现场会在曲阜召开。山东以善行义举“四德榜”(四德包括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为抓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由此向全国推广。
走进当时现场会的曲阜市小雪街道武家村,村口“四德榜”上张贴 “善行义举”:

(2)读了两人的“善行义举”,请分别指出他们上榜的理由。

材料一2014年2月27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材料二:2014年12月13日,南京在首个国家公祭日鸣响警报1分钟。上午10时,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

(1)请你谈谈为什么设立公祭日及举行公祭活动?
(2)学校准备举办相关的活动,请设计合适的活动形式。
(3)谈谈你参加这次活动的收获。

材料一:【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 京津冀豫6000万人喝上汉江水】
记者从权威部门获悉,备受关注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12日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惠及人口近1亿。南方“亚洲天池”的优质水源,沿着蜿蜒1000多公里的人工渠日夜流淌,从2014年底开始润泽北方千家万户。

材料二:移民:从此故乡是“他乡”为了这一渠清水,水源地丹江口库区上百万居民,有的告别故土,远迁他乡;有的舍弃家业,外出打工;有的放弃世代相传的致富门路,另谋生计……淹没区有40万百姓按政策实施了搬迁。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会对我国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2)南水北调的顺利实施得益于哪些因素?(三方面即可,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