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课文,填空。
(1)课文以简洁的开头中,点明了故事发生的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所以水手们________________,导致猴子________。这一节交代了环境与________及________之间的联系。
(2)读课文2、3、4自然段,边读边找出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想想是什么原因促使孩子不顾生命危险爬到了桅杆的顶端?此时处境怎样?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当时你就站在甲板上,看到这样危险的情景,你会怎样做呢?面对这样危险的情景,船长——孩子的父亲是怎样做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感悟。
(1)用“”画出描写挑山工外貌的句子。
从外貌描写上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个身材___________,皮肤___________,牙齿___________,性格憨厚的挑山工。
生活中有没有萍水相逢的某个人,却给你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请抓住他(她)的外貌特征进行片段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原文填空。
我( )地点着头,感到这山民的几句( )的话,似乎()着( )的哲理。我还没来得及细细( ),他就担起挑儿起程了。
挑山工的话中饱含着什么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它。”作者为什么不换掉这幅画,他需要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回顾。
武松____________打老虎的情节,作者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传说施耐庵为了写好打虎的场面,常常到深山荒岭中访问打虎的猎户,叫他们讲老虎的外形、动作、习性以及猎人们与老虎搏斗的情景。施耐庵专心地听着,并将这些内容全部详细地记录下来。后来,他不顾众人的反对,冒着生命危险,亲自上山,躲在大树上等待老虎出现,观察老虎的动作,所以他才能把老虎的气势、吼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作,武松吃惊时的心情,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的动作,写得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看图写几句话。
精彩故事林。
“囊萤”的典故说的是晋朝的车胤(yìn),“映雪”讲的是晋朝人孙康的故事。他们虽然家境贫寒生活艰苦,却能立志苦读,没有因为读书的条件差就停止学习。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公安市)人,他的祖父车浚,三国时期作过东吴的会稽太守。因灾荒请求赈济百姓,被昏庸的吴主孙皓处死,此后车胤的家境就一贫如洗了。车胤立志苦读,太守王胡之曾对他的父亲车育说:“此儿当大兴卿门,可使专学”。因家中贫寒,晚上看书没钱点灯,他就捉些萤火虫放在纱布缝制的袋子里面,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微弱灯光苦读。在他父亲的指导下,车胤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一生中做过吴兴太守、辅国将军、户部尚书等官职。
孙康,晋代京兆(今河南洛阳)人,晋秘书监孙盛的曾孙、长沙太守孙放之孙。孙康幼时酷爱读书,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他想夜以继日地攻读,可此时家道中落,没钱买油点灯。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了。特别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躺在床上默诵。一天夜里,他一觉醒来忽然发现从窗外透进几丝白光。开门一看,原来下了一场大雪,大地闪闪发光使他眼花缭乱。孙康心中一动,映着雪光可否读书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里,拿出书来对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迹清楚,比昏黄的油灯要亮得多!整个冬天,孙康都夜以继日地苦读,从没有中断过。孙康砥砺求进,学有大成,终成晋时很有名望的学者,南朝宋景平年间官至尚书左丞相,封德阳县侯。
(1)这两个故事是三字经“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里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故事。
(2)从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