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要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 。”
(2)在上海世博会上有来自各国的游客,我们用孔子的“ ,
?”表达对远道而来的朋友的由衷的欢迎。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亦说乎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不逾矩 (4)吾日三省吾身 翻译下列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夏馥,字子治,陈留圉人也。少为诸生,质直不苟,动必依道。同县高俭及蔡氏,凡二家豪富,郡人畏事之,唯馥闭门不与高、蔡通。桓帝即位,灾异数发,诏百司举直言之士各一人。太尉赵戒举馥,不诣,遂隐身久之。灵帝即位,中常侍曹节等专朝禁锢善士谓之党人。馥虽不交时官,然声名为节等所惮,遂与汝南范滂、山阳张俭①等数百人并为节所诬,悉在党中。诏下郡县,各捕以为党魁。馥乃顿足而叹曰:“孽自已作,空污良善。一人逃死,祸及万家,何以生为?”乃自翦须,变服易形入山中,为冶工客作,形貌毁悴,积佣三年,而无知者。后诏委放,俭等皆出,馥独叹曰:“已为人所弃,不宜复齿乡里矣!”留赁作不归,家人求不知处。
(选自《高士传》[晋]皇甫谧著)
【注】①张俭:党锢祸起,张俭遭朝廷通缉而逃亡,许多人因收留他而家破人亡。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灾异数发
②悉在党中
③诏下郡县
④变服易形入山中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中常侍曹节等专朝禁锢善士谓之党人
(3)翻译句子。
①太尉赵戒举馥,不诣,遂隐身久之。
②馥虽不交时官,然声名为节等所惮。
(4)概括夏馥的品格特点。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新城游北山记
晁补之
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潮深。草木泉石渐幽。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①仅可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换。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楯②,如蜗鼠缭绕③,乃得出。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暮,皆宿。
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摩戛④.声切切不已。二三子不得寐。迟明,皆去。
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记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改)
【注】①介然:界线分明的样子。②楯(shǔn);栏杆的横木。③缭绕:迂回,回环。④摩戛:摩擦。
(1)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稍西
②相顾而惊
③声切切不已
④二三子不得寐
(3)下列加点间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与之语,愕而顾 |
辍耕之茶上(《陈涉世家》) |
B.如蜗鼠缭饶,乃得出 |
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
C.山风飒然而至 |
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
D.因追忆之 |
未若柳繁因风起(《咏雪》)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有僧布袍蹑履来迎。
②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资料卡:蹑①踩,踏。②穿(鞋袜)。③追随,追踪。④攀登,登上(高位)。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5)本文结尾作者“往往想见其事”和《桃花源记》中刘子骥“欣然规往”原因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链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秦攻赵,赵使平原君赵胜求救于楚。得十九人偕从,无以满二十。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①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
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②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
既至楚,平原君与楚王言合从。日中不决。毛遂入,按剑迫楚王,说以利害,致楚王立定合从之约。毛遂谓十九人曰:“公等录录③,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平原君亦自以为不善相士,谓:“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毛遂为上客。
(选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住:①赞:介绍。②蚤:通“早”。③录录:通“碌碌”。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得十九人偕从 |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B.①左右未有所称诵 |
②不以千里称也 |
C.①平原君亦自以为不善相士 |
②陈康肃公善射 |
D.①遂以毛遂为上客 |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解释。
①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②毛遂入,按剑迫楚王,说以利害,致楚王立定合从之约。
(4)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毛遂自荐,本来指毛遂主动自我推荐承担出使楚国的重任,后来作为成语用以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
B.从平原君赵胜出发前对毛遂不屑一顾、满怀顾虑的态度,可以得出平原君赵胜不是一位善于发现人才、知人善任的人这一结论。
C.“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在文中属于侧面描写,那十九个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毛遂却都没有说出来,为下文突出毛遂的才华出众作铺垫。
D.毛遂居平原君处三年未得展露锋芒,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赞美。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容①幼颖悟,稍长,喜读书。其俗素尚武,容亦善骑射,然弗之好也。中统②初,以国师荐,入侍皇太子于东宫,命专掌库藏。每退③,即诣国子祭酒④许衡,衡亦与进之。至元七年,世祖驻跸⑤四镇海,闻容知吏事,召至,命权中书省掾⑥.事毕复前职,以忠直称。十五年,奉旨使江西,抚慰新附之民。或劝其颇受馈遗,归赂权贵人,可立致荣宠。容曰:“剥民以自利,吾心何安。”使还,惟载书籍数车,献之皇太子。
【注】①容:刘容。②中统:年号名。③退:这里指退朝。④国子祭酒:官名。⑤驻跸(bì):帝王出行时沿途停留暂住。⑥掾(yuán):古代官府中属官的通称。
(节选自《元史•刘容传》,有删改)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a.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容亦善骑射
②然弗之好也
③奉旨使江西
④惟载书籍数车
b.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抚慰新附之民
A.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
B.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C.闻之,欣然规往(《桃花源记》
D.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闻容知吏事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剥民以自利,吾心何安。
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
(4)刘容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藻
[晋]祖台之
汉武帝与近臣宴会于未央殿,忽闻人语云:“老臣冒死自陈。”乃见屋梁上有一老翁,长八九寸,拄杖偻步,笃老之极。缘柱而下,放杖稽首,默而不言,因仰视殿屋,俯指帝脚,忽然不见。东方朔曰:“其名为‘藻’,春巢幽林,冬潜深河。今造宫殿,斩伐其居,故来诉于帝。仰视宫殿,殿名‘未央’,诉陛下方侵其居宅未央也。俯指陛下脚者,足也。愿陛下宫殿足于此,不愿更造也。”上为之息宫寝之役。
居少时,帝亲幸河都,闻水底有弦歌之声,又有善芥①.须臾,前梁上老翁及年少数人,绛衣素带,缨佩乘藻,凌波而出。帝问曰:“闻水底奏乐声,为君耶?”老翁曰:“老臣前昧死归诉,幸蒙陛下天地之施,即止息斧斤,得全其居宅,不胜嘉欢,故私相庆乐耳。”献帝一紫螺壳,状如牛脂。帝曰:“朕暗②,无以识君。”“东方生知之耳。”“君可思以吴□贻之。”老翁乃顾命取洞穴之宝。一人即受命下没泉底,倏忽还到,奉大珠径寸,明耀绝世。帝甚玩焉,以五十万钱赐朔,取其珠。
(选自《祖氏志怪》,有删改)
【注】①善芥:美丽的水草。②暗:愚昧,不聪明。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拄杖偻步 |
偻:弯腰 |
B.斩伐其居 |
伐:攻打 |
C.绛衣素带 |
素:白色 |
D.老翁乃顾命取洞穴之宝 |
顾:回头 |
(2)因年代久远,文中“君可思以吴□贻之”的“□”处脱漏一字,根据上下文补出这个字。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春巢幽林,冬潜深河。
②帝甚玩焉,以五十万钱赐朔,取其珠。
(4)老翁“默而不言,因仰视殿屋,俯指帝脚”的用意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含标点不超过20字。
(5)分别概括文中汉武帝、藻、东方朔的形象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