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配制1 mol/L的稀硫酸标准溶液,然后用其滴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实验中所用到的滴定管、容量瓶,在使用前均需要检漏;
B.如果实验中需用60 mL 稀硫酸标准溶液,配制时应选用100 mL容量瓶;
C.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会导致所配标准溶液的浓度偏小;
D.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装入标准浓度的稀硫酸,则测得的NaOH溶液的浓度将偏大;
E.中和滴定时,若在最后一次读数时俯视读数,则导致最后实验结果偏大
(2)常温下,已知0.1 mol·L-1一元酸HA溶液中c(OH-)/c(H+)=1×10-8。
①常温下,0.1 mol·L-1 HA溶液的pH= ;写出该酸(HA)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pH=3的HA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4种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是: ;
③0.2 mol·L-1HA溶液与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H+)+c(HA)-c(OH-)= mol·L-1。(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3)t℃时,有pH=2的稀硫酸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 。该温度下(t℃),将100 mL 0.1 mol·L-1的稀H2SO4溶液与100 mL 0.4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的pH= 。
)已知砒霜As2O3与Zn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
(1)请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2)As2O3在上述反应中显示的性质是 。
A.氧化性 | B.还原性 | C.酸性 | D.碱性 |
(3)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还原产物是 。
(4)若生成0.1 mol AsH3,则转移的电子数为 。
已知:氮元素有-3、0、+1、+2、+3、+4和+5七种化合价,试据此判断下列六种化合物:①NO ②N2O3 ③N2O4 ④HNO3 ⑤NH3 ⑥N2O中:
(1)氮元素只能作还原剂的是 (填序号,下同)。
(2)可能是HNO2还原产物的是 。
(3)不可能是N2的氧化产物的是 。
(4)已知CuO具有氧化性,能够和氨气反应生成两种单质,请写出在加热条件下CuO和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有反应:
①2H2O+Cl2+SO2====H2SO4+2HCl
②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针对上述两个反应回答:
(1)两反应中的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
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
(2)反应①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质量比为 。
一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法分离NaCl、C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
填空回答下列问题
(1)B是 (写化学式)。
(2)按此实验方案得到NaCl,经分析含有杂质,是因为上述方案中某一步设计有错误,这一步正确设计方案应是 。
(3)若要测定该样品中NaCl、CaCl2的质量比,可称量干燥的B和另一种物质的质量,这种物质是 。
(1)阅读、分析下列两个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溶解性 |
乙二醇 |
-11.5 |
198 |
1.11 |
易溶于水和乙醇 |
丙三醇 |
17.9 |
290 |
1.26 |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
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A.蒸馏法 B.萃取法
C.“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 D.分液法
①将纯碱从氯化钠和纯碱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好应用 ;
②将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2)阅读材料三。
材料三 在溶解性方面,Br2(溴)与I2很相似,其稀的水溶液显黄色。在实验室里从溴水(Br2的水溶液)中提取Br2和提取I2的方法相似。
回答下列问题:
①常用的提取方法是 ,化学试剂是 ,最主要的仪器是 。
②若观察发现提取Br2以后的水还有颜色,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