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马拉松长跑是一项超强体育运动,需要运动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回答有关问题:
(1)运动员出发后心跳加快,是________调节的结果;运动停止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原因之一是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的特点。
(2)出发后体温逐渐升高,一段时间后在较高水平上维持相对稳定,这是________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途中运动员会大量出汗,造成血浆的________升高,故应及时补充水分。
(3)长时间跑步会感到疲劳,但运动员仍能坚持跑完全程,控制该行为的中枢部位是________。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水分以消除由于________中渗透压升高引起的渴感,还可通过积极放松的方式缓解肌肉细胞中________积累过多造成的肌肉酸痛。
(4)现用刚从蟾蜍后肢取下的两块腓肠肌(A和B)进行实验,A在有氧条件下(大气中),B在无氧条件下(置于氮气中),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同时给予连续电刺激,引起肌肉收缩。请回答:
①先发生疲劳的肌肉是____________。
②当A和B都疲劳后,休息一段时间,再给予电刺激,哪块肌肉能恢复收缩能力____________。
③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
在有氧气和ATP的条件下,荧光素酶能催化荧光素的氧化而发出荧光。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材料:荧光素甲溶液,荧光素乙溶液,荧光素酶A溶液,荧光素酶B溶液,ATP溶液
(1)现欲探究“不同的荧光素酶是否都能催化不同的荧光素氧化”。请完善实验思路。
实验步骤:①取4支试管,编号1、2、3、4;
②1、2号试管加入适量荧光素甲溶液,3、4号试管加入等量荧光素乙溶液
③ 号试管加入适量荧光素酶A溶液, 号试管加入等量荧光素酶B溶液;
④ 。
⑤在暗处观察各试管是否发出荧光。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若实验结果为 ,则支持“不同的荧光素酶都能催化不同的荧光素氧化”。否则不支持“不同的荧光素酶都能催化不同的荧光素氧化”。该实验思路也可用于探究酶的 特性。
(2)神经细胞中的ATP合成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生理过程),该过程的场所是__ __。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 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 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_____________。
(3)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_______
(4)用○□三种符号分别表示磷酸、核糖与腺嘌呤,试写出这三种分子在ATP中的连接方式
在利用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方法测定紫色万年青叶表皮细胞的浓度实验中,将紫色万年青的叶表皮细胞分别浸入不同浓度(A~F)的硝酸钾溶液中。5min后,观察各叶片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结果如下:
叶片表皮细胞 |
A |
B |
C |
D |
E |
F |
硝酸钾溶液/ (mol·L-1) |
0.11 |
0.12 |
0.125 |
0.13 |
0.14 |
0.50 |
质壁分离程度 |
未分离 |
未分离 |
开始分离 |
分离 |
显著分离 |
显著分离 |
质壁分离复原 |
未复原 |
未复原 |
自动复原 |
自动复原 |
被诱导复原 |
不复原 |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质壁分离指的是___________。分离后,在该实验中,质壁之间充满的是_________。
(2)在C和D的浓度下,叶片表皮细胞发生的质壁分离会自动复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在F浓度下,当叶片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用清水不能使其复原,原因是____________。
(4)根据该实验结果,万年青叶片表皮细胞的浓度约在____________之间。
回答有关实验的相关问题
Ⅰ.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
培养液/mL |
无菌水/mL |
酵母菌母液/mL |
温度(℃) |
A |
10 |
- |
0.1 |
20 |
B |
10 |
- |
0.1 |
5 |
C |
- |
10 |
0.1 |
20 |
(1)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2)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若吸取酵母菌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 x lmm x 0.l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下图表示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为一个样方,计数结果是酵母菌有________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18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 个。
Ⅱ.根据教材中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回答有关问题。
(1)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常用________________进行采集、调查,而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原因是许多土壤小动物具有_____________。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此实验中用的是___________。这种方法一般用于__________的群落。
秋末植物的叶片衰老时,在叶柄基部开始形成离层(如图甲所示),而后从植物体上脱落。离层部位细胞相关的生命活动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乙图可知,叶柄基部离层的产生,与 (植物激素)有密切关系。
(2)A物质由内质网以出芽的方式形成小泡,运往高尔基体,再由高尔基体形成分泌囊,运往细胞膜,而后通过细胞膜的 作用,分泌到细胞外。
(3)该过程分泌到细胞壁之间的物质,对离层形成所起的作用是 。
(4)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叶柄基部离层的形成,还有脱落酸等其他激素的参与,这说明 。
(5)逆境是指对植物产生伤害的环境,如冰冻、盐渍和干旱等。植物对逆境的抵抗能力是不一样的,受遗传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双重影响。植物对逆境的抗性强,则植物的电导率低;反之,电导率就高。电导率可以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测出。现在有人认为脱落酸可以提高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力。请使用下列材料设计一个实验,以探究脱落酸对植物抗逆性的影响。材料用品:生长在培养瓶中状态良好且一致的黄瓜幼苗10株、适宜浓度的脱落酸、测定电导率的装置、0.25mol/L NaCl溶液、蒸馏水。
①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10株黄瓜幼苗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第二步: ;
第三步: ;
第四步: 。
②预期结果及结论:
;
;
。
据图回答:
(1)图1的食物网共有______条食物链;图2的食物网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图1中得硅藻是______者,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图2中的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
(3)请分析图1和图2,写出包含营养级最多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
(4)图1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其中______占有的营养级最多;虎鲸和豹海豹明显的种间关系 。
(5)若图1中的所有飞鸟都迁徙别处,则对整个食物网的影响________;(大或不大),若图2中的黄雀因某种原因都死了,则该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在短期内会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