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上帝关了你一扇门,必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纪录片《1ove 1ife》,当生命只剩下一点点,三位可爱又勇敢的女孩,却依然和我们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DORA:“我今年十三岁,我好喜欢音乐;但我可能再也没有机会拉大提琴给爸爸妈妈听了。”奕华:“曾经是花样滑冰亚洲冠军,医生说我得了骨癌,但我想努力活着。”家踅:“如果生命可以交换的话,你愿意跟我换吗?”“请你帮我们好好活着,好吗 ?”是三位小天使留给我们最美的祝福。
材料二:荣获第五届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称号的26岁的复旦大学生冯艾在4年内两次到西部贫困山区执教,从繁荣来到荒凉,她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从校园走向社会,她要为孩子们送去快乐和希望。
结合课本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三位女孩的话告诉我们生活的主旋律应该是什么?
(2)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如同材料中的主人公一样有意义呢?
材料一:根据苏州市政府颁布的《苏州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规定,从2014年元旦起,如果在未来2天内持续出现不利气象条件,可能出现大气重污染的情况或已经出现大气重污染时,苏州将启动苏州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二级预警时,中小学和幼儿园停止户外体育活动,一级预警时,建议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
材料二:2014年12月初,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大面积灰霾。据《姑苏晚报》报道,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利气象条件造成污染物持续累积;机动车尾气排放;北方冬季燃煤采暖造成的空气质量恶化。
(1)阅读材料一回答:为什么苏州市政府颁布的应急预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2)阅读材料二回答:面对自然界对人类发出的严重警告,从生命只有一次角度谈谈人类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3)针对漫画中反映的问题,有人说,只要家长加强对孩子的监督,未成年人就能健康成长。结合20课《法律护我成长》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材料一:小明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中一直名列前茅。但是,进入七年级下学期后,他因病耽误了学习,成绩退步很快,这让小明觉得很难过,于是在校时他不愿意和同学交流,回家后也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
材料二:小丽学习成绩在班级中一直较好,由于家庭原因她休学了一年,当她再踏进教室后,感觉学习明显很吃力,成绩也下降很多。但她不气馁,平时上课更认真听讲了,遇到不会的题目就请教同学和老师,经过不懈努力,小丽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1)结合材料,运用“消除烦恼悦纳自己”的知识,说说小明出现了什么心理问题?这一心理如果处理不当,会产生什么影响?
(2)请结合“多彩的情绪”相关知识,联系两则材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并说说从小丽身上能得到哪些启示?
材料一: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把它藏在心里,不愿与他人交流,当自己无法解决时,就采用极端的方法,甚至轻身。
材料二:四川省北川县民族中学九年级学生李剑波表示:“经过了这次地震灾害,我真正懂得了生命的珍贵和重要,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定要让自己的生命更加有意义,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
(1)从热爱生活的角度看,材料一中的那些学生应该明白哪些道理
(2)阅读材料二谈谈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意义?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波及西藏聂拉木、吉隆等县,近30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第一时间,西藏军区某团闻令而动,紧急抢救受灾群众并帮助群众转移家当;民政部紧急调拨物资运送西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些志愿者迅速集结组成志愿队,前往西藏赈灾。
(1)我国在西藏地区实行什么民族政策?
(2)某团闻令而动是为了保障受灾群众的哪两项权利?
(3)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民族关系?
(4)救灾者在震区应怎样同当地的藏族群众相处?
(5)为震区的人们写一句鼓励的话。
“西单女孩”任月丽出生在河北涿州偏僻的农村,由于父母多病,自小由奶奶带大。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年仅16岁的她孤身一人来到北京,追寻自己的梦,同时用自己的力量支撑家庭的重担。在北京西单的地下通道一唱便是四年,风雨无阻。四年之后,她的《天使的翅膀》在网络上走红,无数人被她善良、纯朴、坚强、乐观和纯净空灵的歌声打动,她被人们称之为“西单女孩”,也有人称她“西单天使”。
某学校七年级(1)班决定以此热点材料为背景,召开以“在自强中拥有精彩人生”为主题的班会。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你完成以下策划:
(1)请你围绕主题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任月丽面对家庭的困境和父母的多病,选择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假如任月丽选择的是相反的道路,如今的状况会怎样?
(3) 读了任月丽的事迹后,你有何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