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课文,完成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作者游览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___。游览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
(2)作者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先描写了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再写了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然后写了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
(3)“孔隙”的特点是_________。表现在
①小得只能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____________;
②船的进出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乘船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通过孔隙时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内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点写了_________的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风烟清寂的郊外,清凉山、扫叶楼、雨花台、莫愁湖是我同几个小伙伴每星期日步行游玩的地方。我记得当时的文章里有“拾石雨花,寻诗扫叶”的句子。湖山的清丽景色在我的童心里有着重要的地位。一种遥远的情思吸引着我,让我在森林里、在落日的晚霞里、在远寺的钟声里有所追寻。夜里,独自躺在床上,最爱听那远远的箫笛声,心中有一缕说不出的深切的凄凉的感觉,同说不出的幸福的感觉结合在一起,奇妙地搅动我的心。我仿佛和那窗外的月光、雾色融合为一体,漂浮在树林间,随着箫声、笛声远去……这时我的心最快乐。作者为什么提到“清凉山、扫叶楼、雨花台、莫愁湖”这些地方?
。文章里引用“拾石雨花,寻诗扫叶”的句子,有什么样的作用?
。“湖山的清丽”“落日的晚霞”“远寺的钟声”这些景物在作者的心里有怎样的地位?
。“最爱听那远远的箫笛声,心中有一缕说不出的深切的凄凉的感觉,同说不出的幸福的感觉结合在一起,奇妙地搅动我的心。”其中的两个“说不出”能删掉吗?为什么?
。
按原文填空。
(1)天上的流云,()变成海岛沙洲,()变成峰峦湖沼。
(2)夜里,独自躺在床上,最爱听那远远的箫笛声,心中有()说不出的深切的凄凉的感觉,同说不出的幸福的感觉结合在一起,奇妙地()我的心。
(3)青岛的海风吹醒了我的心灵:世界是(),生命是()。这时我喜欢海,海是世界和生命的象征!
阅读《自相矛盾》回答问题
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
好多人都来看,他就举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锐的,无论怎么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马上就会被刺穿!”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
世界上最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矛!”
这时,一个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问道:“如果用这矛去戳这盾,会怎样呢?” “这——” 围观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便都散了。
那个卖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着矛和盾走了。填空。
①“锐”音序是 ,部首是 ;
②“戳”音序是 ,部首是 。写近义词。
锐利——()坚固——()因为这个卖矛又卖盾的人说话 ,所以后来
他 ,回答不出来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
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1916年9月15日,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找近义词。抵() 缩() 紧急()
(2)找反义词。危险()防守()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zuǒ dǐ yòu dǎng hé èr wéi yī
( ) ( )
dà xiǎn shén wēipáng rán dà wù
( ) ( )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加点字的意思。
难以招架:
固然:读句子,选择正确的解释。
(1)矛和盾的集合。()
①把矛和盾聚集起来。
②把矛和盾的优点聚集起来。
(2)谁善于利用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①汲取别人的长处,也就克服了自己的短处,使自己更强大。
②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仔细读文章,写一写坦克是怎样发明的?
阅读《五花山》回答问题
我家住在大山里。你知道这里的山是什么颜色的吗?
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只有松柏不怕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比一比,再组词。
冒()涂()幕()场()
昌()徐()暮()汤()根据文中内容在括号里写季节名称。
(1)()的山是浓浓的绿色。
(2)()的山是五颜六色的。
(3)()的山是淡淡的绿色,还带着嫩嫩的黄色。从文中找出一处比喻句写在下面,并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
从文中找出一个排比句,用“ ”画出来,再仿写一个排比句。
将选项填在合适的位置。
作者通过对大山不同季节不同 的描写,赞美了大山的
,表达了 之情。你喜欢五花山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