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共12分)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选自《出师表》)
【乙】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①废廖立、李严②於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④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⑤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注释】①表:指上表建议。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③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④陈寿:西晋人,著有《三国志》。⑤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词或短语的意思。
①陟罚臧否 ( ) ②以遗陛下( )
③必能裨补阙漏( ) ④严闻亮卒 (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段中两个画线句的意思。
(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诸葛亮为丞相,甚平直。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
B.甲文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可断句为“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
C.乙文中听到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廖立、李严的反应从侧面体现诸葛亮一心为国的人格魅力。 |
D.甲文中诸葛亮是用讽谏的方式向陛下提出建议。 |
【乙】文中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请用原文回答)
阅读韩愈《马说》(节选)和岳飞《论马》(节选),完成题。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节选自韩愈《马说》)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①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②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③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④,犹可二百里。褫⑤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节选自岳飞《论马》)
注:①啖:吃. ②介:披上战甲。③比:等到。④自午至酉:相当于现在从中午11时到晚上7时。
⑤褫(chǐ):解除。 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才美不外见()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③日啖豆至数斗()④褫鞍甲而不息、不汗()与例句中的“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若无事然
A.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 B.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
C.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 D.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
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第二段文字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
。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4分)
孙叔敖为婴儿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①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②,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③,未治国而国人信其仁④也。
【注】①向者:刚才。②有阴德者天报以福:积有阴德的人,上天就会降福于他。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阴德,指有德于人而不为人所知。③令尹:官职名,相当于丞相。④信:信服。仁:仁慈。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①孙叔敖为婴儿时()②其母问其故()
③蛇今安在()④及长,为楚令尹()与“未治国而国人信其仁也”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归而泣 | B.杀而埋之 |
C.跪而拾之以归 | D.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
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赵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了这则故事,你觉得孙叔敖身上有什么优秀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刘长卿的《重送裴郎中贬吉州》一诗,完成小题。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诗题“重送”,是因为这以前诗人已写过一首同题的五言律诗。刘、裴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刘长卿,唐代诗人,字文房,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开元(713-741)进士,曾任长州县尉,遭贬后出。想象首句画面,写出该句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自伤心水自流”用语精妙,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全诗,分析诗歌蕴含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解释下面句中加线词的含义。
(1)管夷吾举于士()(2)衡于虑,而后作()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古今意义变化不大的一项是()
A.拄杖无时夜叩门 | B.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C.牺牲玉帛 | D.塞下秋来风景异 |
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翻译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阅读短文,回答题。
(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太牢:古代祭祀对牛、羊、豕(shi,猪)三具备谓之“太牢”,太牢之祭是古代国家规格最高的祭祀大典。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①次定州()②及大军回次柳城()
③死无所恨()④有从卒一人病()下列各句中与“归家以言其父母”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A.以王命聚之 | 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
C.醒能述以文者 | D.属予作文以记之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是 以 将 士 莫 不 欣 然 愿 从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文章写了唐太宗的哪几件事情?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怎样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