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贵州省黔东南州市】学习了CO2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Mg能在CO2中燃烧:2Mg+CO2═2MgO+C,所以镁着火不能来CO2来灭火,但没有找到有关Na能否与CO2反应的介绍.于是同学们展开了钠着火能否用CO2来灭火的探究.
【提出猜想】钠能发生类似于CO2与镁的反应,可能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实验】将燃着的钠伸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钠能在集气瓶中继续燃烧.
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
①Na2O是白色固体,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也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②Ba(OH)2溶于而BaCO3不溶于水.
③Na2CO3的存在会干扰NaOH的检测.
基于以上资料,同学们认为钠在CO2中燃烧的产物情况有所不同,并对产物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Ⅰ.Na2O、C;Ⅱ_________ 、C;Ⅲ.NaOH、C;Ⅳ.Na2O、Na2CO3、C
通过理论分析,猜想_________ (填序号)肯定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
【验证猜想】

步骤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结论(燃烧产物判断)
(1)
将产物溶于适量水中
部分溶解,试管底部有黑色固体
燃烧产物中肯定有C
(2)
取少量(1)所得上层溶液,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_________
燃烧产物中肯定有Na2CO3
(3)
取少量(2)所得上层清液,加入_________ 溶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
燃烧产物中肯定有_________

在步骤(2)中BaCl2溶液为什么要加入至过量?其原因是:_________
【结论】猜想_________ (填序号)是正确的.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浓硫酸与木炭反应后气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

从物质组成元素角度分析,产生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

查阅资料

1二氧化硫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二氧化硫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而二氧化碳不能,以此检验二氧化硫。

3二氧化硫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而二氧化碳不能。

实验装置

实验记录

序号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I

  

产物中有水

II

C中品红溶液褪色

产物中有二氧化硫

III

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交流与反思

(1)某同学认为结论 III不合理,原因是   

(2)通过研究,小组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增加一个装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剂瓶F.改进后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填字母,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能确定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的实验现象是   

(3)经进一步确定,浓硫酸和木炭反应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和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装置C中的错误之处为   ,用改进后的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取用块状石灰石的仪器是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选B为反应装置,实验中,同学们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提出应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把发生装置由B改为   (填字母编号)

二是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研制的抗疟疾药物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她因此荣获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某化学兴趣小组尝试探究青蒿素的组成,请你一同参与。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青蒿素中一定含有   元素。

猜想二:青蒿素中可能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实验与探究】他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

(1)B装置的作用是   

(2)实验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H 2O 2溶液滴入A装置中,再点燃C装置处的酒精灯。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E装置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证明猜想一正确,E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释与结论】若青蒿素试样为14.1g,其完全燃烧后,装置D增重9.9g,装置E增重33g(假设各装置充分吸收有关气体)。通过计算可以确定青蒿素中除含有猜想一所含元素外,还含有   元素,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   

如图甲是初中化学实验常见仪器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仪器A的名称是   ,F的名称是   ;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__   (填字母序号)

(2)利用图甲中仪器D和E组装图一所示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

①红磷燃烧冒出浓厚的   

②实验完毕后,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总容积的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   (答出一点即可)

③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该实验进行改进(装置如图二所示),用配制的发热剂(主要成分为铁粉、炭粉、水和食盐等)代替红磷进行实验,反应原理可简化为铁生锈消耗集气瓶中的   

④经实验、分析、研究,小组同学又对实验进行改进(装置如图三所示),他们不是将同样足量的发热剂堆在瓶底,而是将其涂抹在集气瓶内壁的四周,这样做的目的是   

⑤在上述三个实验都正确的情况下,与另两个实验的测量结果相比,图三所示的实验测量结果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更接近,其主要原因是   

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①的名称:   

(2)若选择装置A和装置   (填字母)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实验前应先关上弹簧夹,再向长颈漏斗中注水形成一段水柱,若   ,即证明装置A气密性良好。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若选择装置B,应作如下改进: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用装置F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   (填"a"或"b")端导入,检验装置F氧气集满的方法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