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高分子材料PET聚酯树脂和PMMA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Ⅰ.RCOOR′+ R′′18OHRCO18O R′′+ R′OH(R、R′、R′′代表烃基)
Ⅱ.(R、R′代表烃基)
(1)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PMMA单体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4)F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组峰,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⑦为酯化反应
b.B和D互为同系物
c.D的沸点比同碳原子数的烷烃高
d.1 mol 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时,最多消耗4 mol NaOH
(7)J的某种同分异构体与J具有相同官能团,且为顺式结构,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
(8)写出由PET单体制备PET聚酯(化学式为C10nH8nO4n 或C10n+2H8n+6O4n+2)并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物质结构与性质】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A





B


C








D
E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元素D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
(2)D、E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

元素
D
E
电离能
/kJ·mol-1
I1
717
759
I2
1509
1561
I3
3248
2957

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D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E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
(3)A的氢化物的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C在空气中燃烧产物的分子构型为,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单质的分子式为
(4)B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右图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右图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右图丙所示。晶胞中B原子的配位数为,一个晶胞中B原子的数目为
(B).【实验化学】
牙膏是生活必需品。下面是牙膏中某些主要成分的检验流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中加水、搅拌、静置后,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名称是,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2)在②中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的操作方法是
(3)写出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4)将⑤中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时,未见沉淀出现,则可能的原因是
(任答两条)。
(5)在⑥中检验Ca2+的存在,除可用焰色反应外,还可利用Ca2+溶液的反应来进行。


A【物质结构与性质】纳米技术制成的金属燃料、非金属固体燃料、氢气等已应用到社会生活和高科技领域。
⑴A和B的单质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大,可用作燃料。已知A和B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电离能(kJ/mol)
I1
I2
I3
I4
A
932
1821
15390
21771
B
738
1451
7733
10540

①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B的核外电子排布如右图所示,
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
②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A和氯元素形成的简单分子空间构型为
⑵氢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必须解决它的储存问题,C60可用作储氢材料。
①已知金刚石中的C-C的键长为154.45pm,C60中C-C键长为145~140pm,有同学据此认为C60的熔点高于金刚石,你认为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②科学家把C60和K掺杂在一起制造了一种富勒烯化合物,其晶胞如图所示,该物质在低温时是一种超导体。该物质的K原子和C60分子的个数比为
③继C60后,科学家又合成了Si60、N60,C、Si、N原子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i60分子中每个硅原子只跟相邻的3个硅原子形成共价键,且每个硅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Si60分子中π键的数目为
B【实验化学】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果汁中Vc含量,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Ⅰ 实验原理
将特定频率的紫外光通过装有溶液的比色皿,一部分被吸收,通过对比入射光强度和透射光强度之间的关系可得到溶液的吸光度(用A表示,可由仪器自动获得)。吸光度A的大小与溶液中特定成分的浓度有关,杂质不产生干扰。溶液的pH对吸光度大小有一定影响。
Ⅱ 实验过程
⑴配制系列标准溶液。分别准确称量质量为1.0mg、1.5mg、2.0mg、2.5mg的标准Vc试剂,放在烧杯中溶解,加入适量的硫酸,再将溶液完全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定容。
上述步骤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容量瓶外还有
⑵较正分光光度计并按顺序测定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实验中使用同一个比色皿进行实验,测定下一溶液时应对比色皿进行的操作是。测定标准溶液按浓度(填“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
⑶准确移取10.00mL待测果汁样品到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硫酸,再加水定容制得待测液,测定待测液的吸光度。
Ⅲ 数据记录与处理
⑷实验中记录到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根据所给数据作出标准溶液的吸光度随浓度变化的曲线。

标准试剂编号




待测液
浓度mg/L
10
15
20
25

pH
6
6
6
6
6
吸光度A
1.205
1.805
2.405
3.005
2.165

⑸原果汁样品中Vc的浓度为mg/L
⑹实验结果与数据讨论
除使用同一个比色皿外,请再提出两个能使实验测定结果更加准确的条件控制方法

过碳酸钠是一种有多用途的新型氧系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aNa2CO3·bH2O2。现将一定质量的过碳酸钠粉末溶于水配成稀溶液,再向其中加入适量MnO2粉末,充分反应后生成672mL气体(标准状况)。反应后的混合物经过滤、洗涤后,将滤液和洗涤液混合并加水配成100mL溶液A。现向三份体积为10mL、浓度为cmol/L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滴滴入溶液A,边滴边振荡,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滴加溶液A的体积/mL
5.0
10.0
15.0
生成气体的体积/mL(标准状况)
44.8
89.6
112


⑴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
⑵计算确定过碳酸钠的化学式。
⑶工业上常以所含活性氧的质量分数[w(活性氧)=]来衡量过碳酸钠产品的优劣,13%以上者为优等品。
现将0.2g某厂家生产的过碳酸钠样品(所含杂质不参与后面的氧化还原反应)溶于水配成溶液,加入15.0mL 1mol/L硫酸,再加入足量KI,摇匀后置于暗处,充分反应后,加入少量淀粉试液,用0.1mol/L Na2S2O3溶液滴定到蓝色恰好消失时,共消耗33.00mL,试计算判断该样品是否为优等品。(已知:2Na2S2O3+I2=Na2S4O6+2NaI)

有机物A(分子式C6H10O3)是合成某种隐形眼镜材料的单体,A可发生如下变化:

已知:Ⅰ.物质B是最简单的二元醇,可用作汽车发动机抗冻剂;物质D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但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
Ⅱ.
回答下列问题:
⑴隐形眼镜材料的结构简式为
⑵写出物质B在铜催化下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⑶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为链状的酯类物质共有种;
⑷请设计合理方案,用物质D制取乙二酸(其他无机原料自选,用反应流程图表示,并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
例如:

通常情况下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为0.030%,当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超过0.050%时,会引起明显的温室效应。为减小和消除CO2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世界各国都在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科学家加强了对CO2创新利用的研究。
⑴目前,用超临界CO2(其状态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代替氟利昂作致冷剂已成为一种趋势,这一做法对环境的积极意义在于
⑵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经化学反应后使之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绿色自由”构想技术流程如下:
①分解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在合成塔中,若有4.4kg CO2与足量H2恰好完全反应,可放出4947kJ的热量,试写出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⑶李明同学拟用沉淀法测定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他查得CaCO3、BaCO3的溶度积(Ksp)分别为4.96×10-9、2.58×10-9
李明应该选用的试剂是,实验时测定的数据除空气的体积外,还需要测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