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郭 荣
①郭荣,字长荣,自云太原人也。荣容貌魁岸,外疏内密,与其交者多爱之。周大冢宰宇文护引为亲信。护察荣谨厚,擢为中外府水曹参军。时齐寇屡侵,护令荣于汾州观贼形势。时汾州与姚襄镇相去悬远,荣以为二城孤,势不相救,请于州镇之间更筑一城,以相控摄,护从之。俄而齐将段孝先攻陷姚襄、汾州二城,唯荣所立者独能自守。护作浮桥,出兵渡河,与孝先战。孝先于上流纵大筏以击浮桥,护令荣督便水者引取其筏。以功授大都督。护又以稽胡数为寇乱,使荣绥集之。荣于上郡、延安筑周昌、弘信、广安、招远、咸宁等五城,以遏其要路,稽胡由是不能为寇。
②荣尝与高祖夜坐月下,因从容谓荣曰:“吾仰观玄象,俯察人事,周历已尽,我其代之。”宣帝崩,高祖总百揆,召荣,抚其背而笑曰:“吾言验未?”即拜相府乐曹参军。高祖受禅,引为内史舍人。
③炀帝即位,入为武侯骠骑将军。后数岁,黔安首领田罗驹阻清江作乱,夷陵诸郡,民夷多应者,诏荣击平之。明年,帝复事辽东,荣以为中国疲敝,万乘不宜屡动,乃言于帝曰:“戎狄失礼,臣下之事。臣闻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岂有亲辱大驾以临小寇?”帝不纳。复从军攻辽东城,荣亲蒙矢石,昼夜不甲胄百余日。帝每令人窥诸将所为,知荣如是,帝大悦,每劳勉之。九年,帝至东都,谓荣曰:“公年德渐高,不宜久涉行阵,当与公一郡,任所选也。”荣不愿违离,顿首陈让,辞情哀苦,有感帝心,于是拜为右侯卫大将军。后数日,帝谓百僚曰:“诚心纯至如郭荣者,固无比矣。”其信如此。
选自《隋书,列传第十五》,有删减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护令荣于汾州观贼形势 (           )          ②荣以为二城孤(           )
③昼夜不甲胄百余日   (           )          ④其信如此   (           )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纵大筏击浮桥护又稽胡数为寇乱
B.以遏要路周历已尽,我代之
C.稽胡由是不能寇千钧之弩不鼷鼠发机
D.从容谓荣曰相如持璧却立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 (共5分)
(1)戎狄失礼,臣下之事。
(2)诚心纯至如郭荣者,固无比矣。
第②段中描写高祖“抚其背而笑曰”的作用是                          
概括“郭荣”主要的品格特点。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孙 武
苏洵
①天下之士与之言兵,而曰我不能者几人?求之于言而不穷者几人?言不穷矣,求之于用不穷者几人?呜呼!至于用而不穷者,吾未见也。
②《孙武十三篇》,兵家举为师。然以吾评之,其言兵之雄乎!其书论奇权密机,出入神鬼,自古以兵著书者罕所及。以是而揣其为人,必谓有应敌无穷之才。不知武用兵乃不能必克,与书所言远甚。
③吴王阖庐之入郢也,武为将军。及秦楚交败其兵,越王入践其国,外祸内患,一旦迭发,吴王奔走,自救不暇。武殊无一谋以斯乱。若按武之书责武之失,凡有三焉。《九地》曰:“威加于敌,则不得合。”而武使秦得听包胥之言,出兵救楚,无忌吴之心,斯不威之甚。其失一。《作战》曰: “久暴师则钝兵挫锐,诸侯乘其弊而起。”且武以九年冬伐楚,至十年秋始还,可谓久暴矣。越人能无乘间入国乎!其失二也。又曰: “杀敌者,怒。”今武纵子胥、伯嚭鞭平王尸,复一夫之私忿以激怒敌,此司马戍、子西、子期所以必死仇吴也。勾践不颓旧冢 吴服,田单谲燕掘墓而齐奋,知谋与武远矣。武不达此,其失三也。
④然则始吴能以入郢,乃因胥、嚭、唐、蔡之怒,及乘楚之不仁,武之功盖亦鲜耳。夫以武自为书,尚不能自用以取败北。况区区其故智余论者而能将乎!
⑤且吴起与武,一体之人也,皆著书言兵,世称之曰“孙吴”。然而吴起之言兵也,轻法制,草无所统纪,不若武之书词约而意尽,天下之兵说皆归其中。
⑥然吴起始用于鲁,破齐;及入魏,又能制秦兵;入楚,楚复霸。而武之所为反如是,书不足信也,固矣。
(选自《权书》,有删改)
【注】旧冢:这里指吴王的祖坟。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殊无一谋以斯乱弭:消除
B.威加于敌,则不得合交:交战
C.况区区其故智余论者而能将乎祖:效法
D.草无所统纪略:简略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求之于用不穷者几人 B.兵家举为师
勾践不颓旧冢吴服 若按武之书责武之失
C.其失一 D.至于用而不穷者,吾未见也

杀敌者,怒不足信也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久暴师则钝兵挫锐,诸侯乘其弊而起。
(2)夫以武自为书,尚不能自用以取败北。
第③段中,苏洵分条列出孙武的“三失”,表明了他对孙武怎样的看法?请用一句话概括。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各题。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出自本段话的一个成语是
请评析本段话的观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与杨德祖
(魏)曹植
植曰:数日不见,思子为劳,想同也。
仆少好为文章,迄至于今,二十有五年矣,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伟长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于海隅,德琏发迹于大魏,足下高视于上京。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包荆山之玉,吾王于是设天网以之,顿八紘以掩之,今尽集兹国矣。然此数子犹复不能飞鶱绝迹,一举千里。以孔璋之才,不于辞赋,而多自谓能与司马长卿同风,譬画虎不成反为狗也,前书嘲之,反作论盛道仆赞其文。夫钟期不失听,于今称之,吾亦不能妄叹者,畏后世之嗤余也。
世人之著述,不能无病,仆常好人讥弹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昔丁敬礼常作小文,使仆润饰之,仆自以才不过若人,辞不为也。敬礼谓仆,卿何疑难,文之佳恶,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邪?吾常叹此达言,为美谈。昔尼父之文辞,与人流通,至于制《春秋》,游夏之徒乃不能措一辞。过此而言不病者,吾未之见也。
盖有南威之容,可以论于淑媛,有龙渊之利,乃可以议于断割,刘季绪才不能于作者,而好诋诃文章,掎摭利病。昔田巴毁五帝,罪三王,訾五霸于稷下,一旦而服千人,鲁连一说,使终身口。刘生之辩,未若田氏,今之仲连,求之不难,可无息乎?人各有好尚兰荪蕙之芳众人所好而海畔有遂臭之夫咸池六茎之发众人所同乐而墨翟有非之论岂可同哉!
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昔扬子云先朝执戟之臣耳,犹称壮夫不为也。吾虽德薄,位为藩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岂徒以翰墨为勋绩,辞赋为君子哉!若吾志未果,吾道不行,则将采庶官之实录,辩时俗之得失,定仁义之衷,而一家之言,虽未能藏之于名山,将以传之同好,非要之皓首,岂今日之论乎?其言之不惭,恃惠子之知我也。
明早相迎,书不尽怀,植白。
(选自《昭明文选》卷四十二)
【注】①杨修,字德祖。②王粲,字仲宣。③陈琳,字孔璋。④徐干,字伟长。⑤刘桢,字公干。⑥应玚,字德琏。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王于是设天网以之该:网罗
B.不于辞赋闲:同“娴”,娴熟,擅长
C.刘季绪才不能于作者逮:及,比得上
D.使终身口杜:拒绝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仆常好人讥弹 B.可以论于淑媛
缙绅而能不易志者于是赵王斋戒五日
C.吾常叹此达言,为美谈 D.想同

资政殿学士行为声义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植在文中以自身及丁敬礼正反设例指出,著述不能无病,作家当精益求精,不惮修改,文人之间应客观地开展相互批评,而不是一味专事互相吹捧。
B.对于当时才庸却随意抵苛他人的文坛时弊,曹植强调应以才能为基础——即唯有自身具备创作地才华和能力,方有资格对他人文章一论长短高下。
C.曹植认为,“人各有好尚”,批评者在评论文章时,不可以一己之偏好,强求他人认同迁就。同时肯定了民间俗文学所独有的价值,见地高远。
D.全文骈散兼行,自然流畅而又富于文采,流露出朋友间真挚的感情,曹植早年积极奋进、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在文章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人各有好尚兰荪蕙之芳众人所好而海畔有遂臭之夫咸池六茎之发众人所同乐而墨翟有非之论岂可同哉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
(2)过此而言不病者,吾未之见也。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部分的文言文断句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孟子•公孙丑上》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叔孙通者,薛人也。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徙长沙,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馀人习之月馀,叔孙通曰:“上可试观。”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肄。
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传言“趋”。殿下郎中夹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静。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①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叔孙通出,皆以五百斤赐诸生。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取材于《史记•叔孙通传》)
【注】①谒者:官名,掌接待宾客及赞礼。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所能行为之度:估量
B.乃令群臣习肄:学习,练习
C.九行,谒者言“罢酒”觞:斟酒,劝饮
D.朝置酒竟:竟然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汉王败而西, 竟从汉② 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①臣愿征鲁诸生,臣弟子共起朝仪②我点也
C.①谒者治礼,引次入殿门②斧斤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D.①度吾能行为之②数十年,竟为秦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
诸侯一起拥戴汉王在定陶即位为皇帝
B.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
您所侍奉过的人主将近十位了,您都是凭当面阿谀得到了信任和富贵
C.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帜
摆开战车骑兵步兵以拱卫皇宫,设置仪仗,并竖起旗帜
D.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

于是拜谢叔孙通,并任命其太常的官职,赏赐黄金五百斤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初即位,不喜欢繁文缛节,崇尚简易
B.鲁地儒生皆固守气节,坚决不与叔孙通合作
C.叔孙通帮助朝廷建立了一套庄重威严的礼仪
D.跟随刘邦征战的将军们不懂礼仪,表现粗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