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 每小题3分,共9分)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选自晋朝·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隆中对》节选)
【乙】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曰:“不也。”
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选自西汉·刘向《烈女传·赵将括母》)
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括不可使将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B.将军宜枉驾顾之元方入门不顾
C.欲信大义于天下谓为信然
D.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今括一旦为将

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时人莫之许也王终遣之 ,即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
B.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东向而朝军吏
C.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括母上书言于王曰
D.王以为若其父乎奉饭者以十数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刘备善于听从他人意见,以诚心求得人才,终成三国鼎足之势;而孝成王不听他人意见,最终兵败。
B.甲文意在表现诸葛亮卧龙似的非凡才干,因而全文处处围绕这一中心选材叙写,通过人物语言展现人物性格。乙文主要表现括母知人之明,她直言不讳,客观公允地看待自己的儿子,恳切劝谏孝成王不要重用赵括,却遭到拒绝。
C.两段选文在塑造人物时都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甲文徐庶极力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侧面表现了诸葛亮的谋略与才干。乙文第一段写括母分析赵括父子,是侧面表现括母仁智。
D.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顾茅庐”和“长平之战”在两段选文中仅以“凡三往”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就概括了。这是因为这两件事本身与突出传记主人公的性格关系不大,这也告诉了我们写文章时与中心关系不大的事件要略写。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言文阅读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解释下面各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①世隶耕       ②指物作诗立就
③稍稍宾客其父    ④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用自己的话说说: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古代有不少勤奋好学的成语典故,请写出成语、人物典故各两个。
关勤奋好学的成语:            
勤奋好学的人物典故:            

韩愈的文学思想中,有这样一个主张:“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他认为::“人之于言也…..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及出乎口而为声音,其皆有弗平者乎?”(《送孟东野序》)你认为《马说》一文是作者因何而鸣不平?

阅读下文
范仲淹贫悴,依睢阳①朱氏家,常与一术者②游。术者病笃,使人呼范仲淹而告曰:“吾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范仲淹怀中,范仲淹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范仲淹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③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
【注释】①睢阳:地名。②术者:指以占卜、星相等为职业的人。③俾:使。
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术者病笃() (2)吾炼水银为白金()
范仲淹“出其方并白金”给术者之子的原因是用原文句子回答)。
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正想推辞回避,那个术士气急败坏。
B.范仲淹正想推辞回避,那个术士已经气绝而死。
C.范仲淹正想告别回避,那个术士气急败坏。
D.范仲淹正想告别回避,那个术士已经气绝而死。

从上文中可看出范仲淹是一个的人。

阅读下文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上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名(朝代)思想家。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做任何事都必须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B.君王的大智慧应是专心听取正确意见。
C.君王不智的主要原因是学习三心二意。 D.君王不智是因不能专心听取贤者言论。

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其迎求溢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去,走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问其故。曰:“此古方尔。”殊不知古方乃饧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今之庸医妄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
注:①迎:迎接他出诊的人②饧:读táng,同“糖”。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明名医戴原礼至京 ()(2)一医家术甚高()
(3)而告之曰 ()(4)偶一求药者既()
翻译句子。
原礼心异之,问其故。
谈谈文中“医家”是怎样一个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