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实践活动 分享成功喜悦
近一年的思想品德课学习,有许多让我们耳目一新的地方,如老师指导我们成功开展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请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回顾这次活动过程,一同分享成长的喜悦吧!(郑重提示:答题过程中涉及学校、班级、姓名、地名等真实名称请用XX代替,否则视为作弊)
【活动主题 让我铭记】这次实践活动,老师会指导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确定活动主题以及活动时间、地点、方案、要求等。
(1)请写出你印象最深的这次实践活动的主题名称。
【活动过程 清晰犹在】这次实践活动,一定让你感受到了课堂之外的无限风景,也一定有很多精彩的片段,给你留下一段段深刻的记忆!
(2)请把这次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一个精彩片段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100字左右)
【活动评价 让我成长】相信这次实践活动,会让你进一步领会所学知识,提升观察生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
(3)结合思想品德课的有关知识,请你对参加这次活动的收获进行简要总结评价。
材料一:下图是某市青少年研究中心对中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抽样调查结果:
(1)以上图表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小雨(化名)是名初中女生,由于成绩不好,他经常与社会人士张三(化名)在网上聊天倾诉。不久,两人相约见面。见面之后,小雨发现张三不怀好意,想断绝与张三的交往。不料,某日张三将上学途中的小雨拦下,掏出匕首,威胁小雨继续与其交往并要小雨从家里偷钱给他花。小雨不知所措被父母发现异常,再三追问,小雨这才将此事道出。小雨父母立刻报警,张三最终被抓。结合上述案例,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2)从小雨的受骗经历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你5岁那年,要妈妈整理满地的玩具;10岁,你每天早上仍然要妈妈叫你才起床上学;15岁的时候,你看到班上个别同学有了自己的手机,你便执意要买,我稍加劝阻,你便摔门而去,与我冷战了数天;20岁那年,你读大学,每次打电话来总是抱怨,说食堂的饭菜如何糟糕,衣服脏了没有人洗……一直以来,我习惯了帮你做这做那,总以为,对你的每一点好,你自会记得。可是如今,我却发现,我越是纵容你对父母无休止的依赖和索取,你心底里的自私和懒惰就越是无休止地滋长……”
——《一位母亲的醒悟》
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人物的行为。
材料一: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宪法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并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
材料二: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他强调,要坚持依法用权,倡俭治奢,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纠正“四风”,继续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
材料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我国在2014年12月4日设立“国家首个宪法日”有什么意义?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二李克强总理的讲话精神进行评论。
(3)为营造良好的党风,在发现领导干部的违法行为时,我们公民应积极行使什么权利?公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行使这种权利?在行使这一权利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实验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对本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整,如果你也参加了此项活动,请完成以下内容:
研究课题: |
|
调查情况 |
1、2013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仅为4.72本。我国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仅为6.97本。 2、有些同学读书没有计划,没有恒心,随大流,真正读完的课外书没几本。(90%) 3、有些同学很想读书但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没有时间阅读课外书(96%) 4、有些同学喜欢读迷信、恐怖小说,认为这类书很刺激,并且把书拿到课堂上偷偷的看。(8%) |
意义总结 |
请你谈谈阅读的意义有哪些? |
解决问题的对策 |
请你为青少年的阅读指点迷津。 |
名著推荐 |
请你选择两本有关励志的名著推荐给同学们,并且从你学过的古诗文中找一句励志的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
材料一:人力资源开发主要目标
主要指标 |
2009年 |
2015年 |
2020年 |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 |
9.5 9.9 |
10.5 15.0 |
11.2 20.0 |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其中:受过高中阶段以及以上教育的比例(%) |
12.4 67.0 |
13.3 87.0 |
13.5 90.0 |
注:本表来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材料二: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主要指标
主要指标 |
2010年 |
2015年发展目标 |
当前 |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
1.7 |
3.3 |
3.23* |
科技进步贡献率(%) |
50.9 |
55 |
52.2 |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位次) |
21 |
18 |
19 |
注:在当前值部分,标有*为2013年数据,其余为2012年数据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实施什么战略?
(2)分析国家为什么要制定“人力资源开发主要目标”和“科技规划主要指标”?
(3)大国崛起离不开具有科学素养的高素质公民。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你认为初中学生在课余时间如何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成为祖国所需要的合格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