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②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③出涕,曰:“国亡不能捄④,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注】①弘范:元军元帅。②扞(hàn):保卫。③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④捄:同“救”
下列划线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之则生所识穷乏者 B.行道之人弗向为身死而不
C.向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美 D.宫室美呼尔而与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该句中的“是心”是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答:                                                                   
(2)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答:                                                                 
请从乙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句子。
答:①富贵不能淫:                                                  
                                                                                             
②威武不能屈:                                                  
                                                                                               
“舍生取义”者在中国历史上一贯受人崇敬,请举出一位因“舍生取义”而令你崇拜的英雄人物,并写出他的一句曾深刻影响你的名言。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课内文言文阅读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年。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芳草鲜美 , 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 屋舍俨然 俨然:_______________ (2)便要还家要:______________
(3) 便扶向路 向:_________________(4)诣太守诣:________________
有些成语出自选文所在的课文,请写出其中的两个
翻译句子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隆中对》,回答后面问题。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信:(2) 存恤:
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2)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在内政和外交上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
(1)略无处:(2)不见月:
(3)虽乘御风:(4)属凄异: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文章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
文章最后的渔者歌谣体现了三峡秋景怎样的特点?
我国在三峡修建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请你结合文章说出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的理由,并写出印证理由的原句。

王充博览
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注释:①京师:京城。②班彪:汉代著名学者、史学家,班固的父亲。《汉书》是他早创。③章句:逐章逐句的疏通理解。④肆:店铺。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里孝(赞扬) B.博览而不守章句(美好)
C.一见能诵忆(就) D.遂博众流百家之言(通晓)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译文:
王充家穷无钱买书时,是怎样读书的?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与友行() (2)尊君在( )
(3)入门不( )(4)相而去(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待君久不至,已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
友人由“怒”到“惭”,其变化的原因是:
,我认为文中元方是个
的孩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