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暮而果大亡其财( ) (2)两股战战( )
(3)欣然规往( ) (4)媵人持汤沃灌( )
(5)辍耕之垄上( ) (6)年且九十( )
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
①吴广素爱人素:②比至陈比:
③使公即恒楚将将:④是时恒楚亡亡: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士卒多为用者/吴广为都尉 | B.陈胜佐之,并杀两尉/辍耕之陇上,怅恨久之 |
C.广起,夺而杀尉/为坛而盟 | D.且壮士不死即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译:
②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译: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答: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
阅读下文
陈恪勤之被逮入都也,除夕市米潞河①,主人问:“客何来?”曰:“陈太守。”“是湘潭陈公邪?”曰:“然。”曰:“是廉吏,安用钱为?”还其值,问寓何所。次日门外车槛槛②馈米十石,书一函,称:“天子必再用公,公宜以一节终始,毋失天下望。”
【注释】①潞河:地名,今河北通县东。②槛槛:车子行走的声音。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陈恪勤之被逮入都也 入:(2)还其值 还:对文中画线句翻译得最准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能安心的用钱呢? |
B.这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需要付钱呢? |
C.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能安心的用钱呢? |
D.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需要付钱呢? |
文中主人用“还其值”、“”的行为来表达他对陈恪勤的敬重。
信函中“公宜一节始终,毋失天下望。”体现了主人期望陈恪勤要。(填自己的话)
阅读下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本文的作者是朝的(人名)。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从全文看,仲永“泯然众人矣”的最根本原因是
A.“邑人”纷纷用钱财讨取仲永的诗作。 |
B.“其父”文了利益拉着仲永四处拜访。 |
C.仲永自己缺乏不断努力学习的精神。 |
D.仲永没有机会得到良好的后天教育。 |
阅读下文
黄帝将见大隗①乎具茨②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③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黄帝曰:“若知大隗之所存乎?” 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④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释】①大隗(wéi)传说中的神名。②具茨:山名③涂:同“途”,路。④奚:何,什么。解释加点字。
(1)若知具茨之山乎若( ) (2)异哉小童异( )对画线句“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些开辟天下的人,又为何与牧马的人有不同呢? |
B.治理天下的人,与牧马的人又有什么不同呢? |
C.开辟天下的人,与牧马的人又有什么不同呢? |
D.那些治理天下的人,又为何与牧马的人有不同呢? |
有一个成语是从本文中提炼出来的,请说出这一成语:__________
文中的黄帝是一个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阅读下文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选文作者是______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选文中作者回顾了先帝对他有知遇之恩的三件往事:不以其卑鄙、三顾茅庐和临崩寄大事。 |
B.从选文分析,先帝临崩所寄大事是: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
C.选文表达了作者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要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
D.选文包含了作者希望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来激励后主刘禅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