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7年11月7日晚,停泊在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响起了大炮的轰鸣声,这是进攻冬宫的号角,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诞生了,十月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要战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同时,战争中为抗击共同敌人而开展的合作也促使苏联同美、英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达到了历史上最佳状态。
材料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使国内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1991年12月25日19点38分,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楼顶徐徐地、却是永久地降下。它从事实上宣告一个时代就此终结了。
(1)材料一反映的是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是什么?
(2)材料二中美、苏为“抗击共同敌人”开展合作签署了哪一文件建立起反法西斯联盟?苏联战场上展开的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战役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标志着哪一政治格局的结束?
(4)苏联在70多年的大国发展中有哪些可取之处值得我国借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毛泽东在1958年指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1974年,我国终于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
材料2:1956年国庆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指着飞翔的飞机对外宾高兴地说:“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过去了!”
材料3:在周恩来总理的主持下,以钱学森为首的科学家在1964年自行研制导弹成功,两年后进行了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
读了上述三段材料,你有何感想?
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请回答:(1)材料表明商鞅的什么思想?
(2)根据这一思想,商鞅在哪国采取了什么行动?(4分)有什么重大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浪网 2009年12月30日报道:由胡玫执导的电影《孔子》已经结束了拍摄,将于2010年1月22日上映。激发了人们对2000多年前这位伟人的热议。右图是2006年孔子诞辰2557年前夕,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向全球正式发布的孔子标准像定稿。
材料二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
请回答:
(1)孔子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被称为“圣人”。他的思想主要有哪两部分?
(2)孔子创立了哪一学派?到战国时期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此人又提出什么主张?
(3)孔子的言论收集在哪本书中?
(4)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5)古时候儿童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一)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
图一图二
(1)图一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居住图一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么?
(二)认识人与自然和谐事例
材料一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率领民众,夜以继日,不畏劳苦,终于获得成功。
材料二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
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硪野,都从太守得来
(2)根据材料一是谁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了百姓改造自然?
材料二中,战国时期为了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李冰父子的成功典范又是什么?
(3)战国时期,是谁主张“道法自然”?他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代表?
(三)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试举出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事例两个。
(5)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寻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请回答:这次亚非会议是在哪一年在哪一个国家召开的?
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了哪些问题?
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产生了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