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基础选做题,共9分)
(1)写出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有机物含C、H、O三种元素,它的红外吸收光谱表明有羟基O-H键和烃基上C-H键的红外吸收峰,且烃基与羟基上氢原子个数之比为2:1,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3)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 ,溶液将变浑浊,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则此有机物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有______(填字母)
①取代反应②加聚反应③消去反应④酯化反应⑤水解反应⑥氧化反应⑦显色反应
A.①②④⑥⑦ B.②③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 D.全部
下表列出了A—R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2 |
E |
F |
||||||
3 |
A |
C |
D |
G |
R |
|||
4 |
B |
H |
(1)这九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金属性最强的是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碱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是。
(2)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A、B、C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为。
(4)F的氢化物的电子式;G、H 氢化物的稳定性递减的顺序是。
(5)H元素跟A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2F2的电子式是;。
(6)B和F两种元素形成的2:1型化合物属于(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请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7)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1989年作出决定, 把元素周期表的主、副族及其族号取消, 由左至右改为1~18列。按这个规定,第15列元素应为族元素,其简单氢化物的化学式为(用字母“M”表示该族元素)
(3分)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并在二氧化钛(TiO2)表面作用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2H2O激光TiO22H2↑+O2↑。制得的氢气可用于燃料电池。则太阳光分解海水时,实现了从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能,水分解时,断裂的化学键有________,断裂该键能量。(填“吸收”或“放出”)
(14分)研究CO2与CH4的反应使之转化为CO和H2,对减缓燃料危机,减少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1)已知:2CO(g)+O2(g)=2CO2(g) △H=-566 kJ·mol-1
2H2(g)+O2(g)=2H2O(g) △H=-484 kJ·mol-1
CH4(g)+2O2(g)=CO2(g)+2H2O(g)△H=-802 kJ·mol-1
则CH4(g)+CO2(g)2CO(g)+2H2(g) △H= kJ·mol-1
(2)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CH4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H4(g)+CO2(g)2CO(g)+2H2(g),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据图可知,p1、p2、 p3、p4由大到小的顺序 。
②在压强为p4、1100℃的条件下,该反应5min时达到平衡点X,则用CO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3)CO和H2在工业上还可以通过反应C(s)+H2O(g) CO(g)+H2 (g)来制取。
① 在恒温恒容下,如果从反应物出发建立平衡,可认定平衡已达到的是
A.体系压强不再变化 | B.H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 D.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5,且保持不变 |
② 在某密闭容器中同时投入四种物质,2min时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有1mol H2O(g)、1mol CO(g)、2.2molH2(g)和一定量的C(s),如果此时对体系加压,平衡向(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第5min时达到新的平衡,请在右图中画出2~5min内容器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曲线。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也是化学物质的认识和发现的历程,其中铁、硝酸钾、青霉素、氨、乙醇、二氧化碳、聚乙烯、二氧化硅等17种“分子”改变过人类的世界。
(1)铁原子在基态时,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硝酸钾中NO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写出与NO
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非极性分子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氨基青霉烷酸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采用sp3杂化的原子有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乙醇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导致其沸点比氯乙烷高
b.钨的配合物离子[W(CO)5OH]-能催化固定CO2,该配离子中钨显-1价
c.聚乙烯(┌└CH2CH2┐ ┘n)分子中有5n个σ键
d.由下表中数据可确定在反应Si(s)+O2(g)===SiO2(s)中,每生成60 g SiO2放出的能量为(2c-a-b) kJ
化学键 |
Si—Si |
O==O |
Si—O |
键能(kJ·mol-1) |
a |
b |
c |
(5)铁和氨气在640 ℃可发生置换反应,产物之一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两个最近的Fe原子间的距离为s cm,则该晶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mol-1。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已知:G、Q、R、T、X、Y、Z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G的简单阴离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Q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两倍,X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同;T2R的晶体类型是离子晶体,Y原子基态3p原子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其单质晶体类型属于分子晶体;在元素周期表中Z元素位于第11列。
回答下列问题:
(1)Z+的核外外围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以及与X左右相邻的两种元素,其第一电离能由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Q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子中,Q原子采取________杂化,写出与QR2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子式为G 2R、G 2Y的两种物质中一种更稳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的氯化物、T的氯化物、X的氯化物的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填化学式)。
(5)据报道,由Q、X、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晶体具有超导性,其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晶体中距每个X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Q原子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