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表
表:1913--1925年俄国[苏俄(联)]粮食产量

项目          年份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注:普特=16.8千克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1921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
(2)概括1921--1925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的原因。
材料二: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理解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苏联)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国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空想家的梦想,它是发展中的事业。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概括材料三作者对苏联实施"五年计划"的看法?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已变成了现实。
(1)请同学们分别从学习和生活方面各举1例说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6分)
(2)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些青少年却上网成瘾,深陷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对此,谈谈你的看法(从不同角度谈出2点,4分)

列举新中国成立后,为发展经济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党召开的三次会议

列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根据相关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⑴我国关于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⑵中国举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外边外交活动------
⑶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⑷“杂交水稻之父”------

材料解析
材料一:“我好比凤阁阶前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唆着我的脂膏;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
材料二: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七子之歌》
材料三:“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
——1997年江泽民接受法国记者采访时的讲话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二中涉及到我国哪两个地区曾被列强侵占过?为了解决它们的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什么方针?它们的回归有什么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三回答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你想为台湾回归做些什么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