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宪法日。这一天,全国40万所中小学开展了宪法晨读活动,宪法的条文将一次又一次地被人们念及。某校也组织全校师生“读宪法 学宪法”活动。
以下是从宪法中截取的几条内容,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宪法第一章总纲】
第五条指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1)从第五条和第六条内容看,它们分别涉及的是我们哪方面的生活?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五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第三十八条规定的是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这都涉及到哪些人格尊严权?试举一个方面侵权实例。
(3)结合第五十二条规定,请你评价发生在香港的“占中”事件。
<注:占中是香港极端反对派打着所谓的“真普选”旗号以图蒙骗社会和公众,通过违法“占领中环”瘫痪香港核心地区运作以要挟中央和特区政府,破坏香港的法治、稳定和秩序,进而达到破坏“一国两制”的目的。
【第三章国家机构】
第五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第五十七条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职权有哪些?
陈实是八年级某班的学生,最近觉得很苦恼。比如,在期末考试中,陈实独立完成答题,成绩反而不如那些作弊的同学。不仅如此,由于没有把自己的答案给别人抄,还得罪了一些同学,受到他们的冷嘲热讽。陈实在此面前迷惘了:做一个诚实的人不但没有给自己带来好处,反而受到同学的讥笑……此时的陈实在欺骗和谎言之间不知该如何选择了,他甚至想,“既然别人考试抄袭,我为什么不呢?”
(1)陈实的想法对吗?请说说理由。
(2)面对诸如考试舞弊等诚信缺失问题,我们青少年应有怎样的坚守?
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在干什么。第一个人说:“砌砖。”第二个人说:“在赚工资。”第三个人说:“我在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据说后来,前两人一生都是普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则成了有名的建筑师。见图。
(1)【知识链接】与前两个人比,第三个人是个具有哪种品质的人?
(2)【实践探究】第三个人成为建筑师需要很多条件,写出两个。
(3)【自我设计】设计一下自己近期的人生之路,并写出具体的做法。
(4)【风采展示】请写出一件事例,鼓励自己做个像第三个工人那样的人。
学会自护维护安全
2011年3月28日是第十六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题是“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在安全教育日活动中,某校开展了安全知识宣传、安全疏散演练、“学校安全隐患我发现、同学身边危险行为我提醒”等一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知识链接】某校开展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体现了对学生的什么保护?
(2)【社会调查】目前还存在哪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安全隐患?
(3)【合作探究】面对不安全因素,青少年应如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学生王远的暑假在农村叔叔家度过的。叔叔家的日子越来越红火: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叔叔从90年代初就在农村用自行车向城里贩卖鸡鸭鹅。赚了一些钱后就拿出积蓄办了一家山鸡养殖场,现在叔叔养的山鸡已远近闻名,并远销到周边的大城市。他还利用家中的楼房和果园办起了“农家乐”。每当说起这些,叔叔总是感叹道:多亏党的好政策啊!提升了我们的幸福感!
(1)叔叔办的山鸡养殖场和农家乐属于什么经济成分?这一经济成分的存在是由什么决定的?
(2)非公有制经济给人民带来哪些好处?
(3)叔叔家的变化多亏了党的哪些好政策?
(4)“幸福,你我都需要。”请你写一句对人生幸福理解的感言。
材料一: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重视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安全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材料二: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材料三:循环经济就是让能源和物质在经济活动中循环流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资源得到最充分和持久的使用,并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传统型经济与循环经济示意图;
资源——产品——污染排放(传统经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经济)
材料四: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的新概念,“和谐”成了我国战略机遇时期的社会主调。创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自然,人与经济,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发展之间关系的和谐。
材料五: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1)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探究:为什么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
(2)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关系?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树立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结合对材料三的理解,提出两个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建议或措施。
(4)我们青少年学生能够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