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江苏泰州)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然而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时有发生,实现世界和平还需要世界各国为之进行不懈的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巴黎和会上,德国代表在接受《凡尔赛和约》文本时说:"有人要我们承认我们是战争的唯一祸首,我本人若承认,那就是欺人之谈。"德国是战争的唯一祸首吗?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观点。
材料二 世界的命运掌握地他们手中,但他们却没有担当此重任的胸怀。他们出于狭隘的私利,互相色心斗角,大搞秘密交易。和会签署的凡尔赛条约非但没有如它的制定者宣称的那样保证世界和平,反而加深了各国间的矛盾和仇恨,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20世纪一系列灾难的根源。
--戴维·辛克莱
(2)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维系国际秩序的世界体系的名称。根据材料二分析此世界体系没有保证世界和平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3)德国、日本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凶。根据材料三分析,德国与日本面对侵略历史的态度有何不同?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告诉人们,……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目标迈进,更应该努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摘自2015年5月习近平《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4)综上所述,请你就维护世界和平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下半叶的世界舞台上,有三个国家异曲同工地演绎了自己的精彩。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材料二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

年份
棉花加工(吨)
冶铁(吨)
1861年
30951
327610
1891年
171994
992210

材料三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它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四宣言声明:南方的奴隶将得到解放,一旦北方联邦军队进入叛乱区,就解除他们的奴隶枷锁。于是,他将这场内战变成了一场解放奴隶的战争,从而得到了许多政治和军事上的优势。北方人的士气更加高涨,南方人的继续顽抗似乎已经是徒劳无益的了。这一宣言鼓励大批奴隶离开他们南方的主人,开创了北方军队征集黑人新兵的新局面。
(1)依据材料一回答,1861年的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2分)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与1861年改革有什么联系?
(3)根据材料三,分析日本的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它对日本社会的转变有何影响?
(4)根据材料四,写出这一“宣言”是指哪部文献?南北战争后美国黑人的处境如何?
(5)以上问题涉及到的俄、美、日三个国家的革命或改革都是为了适应怎样的历史发展需要?
(6)综上所述,请你概括三个国家的革命或改革的共同历史作用。(2分)

从14世纪到18世纪 ,欧洲反封建进步思潮经历了从思想到法律,再从法律到政治实践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伏尔泰不仅很好地继承了本国16世纪人文主义的传统,而且,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也使他受益良多。他推崇中国儒家学说,对孔子尊崇有加。他说:“孔子只诉于道德,不宣传神”。……一句话,伏尔泰重视中国文化,完全是为了“为我所用”,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伏尔泰还极力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说“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利的唯一的国家。”
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材料三拿破仑个人的影响诚然是可贵的,但是只有顺应正在推进欧洲文明的那些潮流,他的影响才能起作用。
——《拿破仑时代》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伏尔泰继承的“人文主义的传统”是哪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他是如何“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的?他所推崇的英国政治制度是什么?(3分)
(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法律文献?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拿破仑的哪些措施“顺应了欧洲文明潮流”?
(4)根据以上材料说明思想解放与政治变革的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次大战、一战)是一场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又称为“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图说历史:

(1)右图中里面的三角形和外圆分别代表的集团名称?
追根溯源:
材料一:一战前夕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殖民地占有情况

国家




工业产量位次
2
3
4
1
殖民地面积(平方千米)
3350万
1060万
1740万
290万

(2)请你根据材料一的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揭穿谎言:
材料二:1916年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3)请用一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二中 “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1分)
战争审判: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
(4)材料三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
期盼和平:
(5)战争,对人类来说是一场醒不了的噩梦。脚下的白骨告诉我们:战争是残酷的。墓碑里的灵魂告诉我们:战争的代价是沉痛的。面对战争,我们有无限的感慨……
请你以史为鉴,设计一条宣传语。

年轻的美国在短短的二百多年间几乎创造了长盛不衰的神话.,美利坚民族是一个不断创新的民族。当今的美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我们形象地称之为“从蚂蚁到大象”。
材料一:“在哥伦布到达新大陆近300年以后,一个独立的多民族国家在北美诞生了!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北美诞生了!"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布并昭告:这些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
请结合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新大陆”是指哪一地区?而远航者误以为到达什么地方?
(2)材料二中“这些殖民地”指什么?在谁的领导下“这些殖民地”获得了独立?“大不列颠王国”又指哪一国家?(3分)
(3)请为18-19世纪美国“从蚂蚁到大象”的转变中的论点提供相关的史实证明

论点
史实(各一例)
争取民族解放
美国独立战争
维护国家统一

领先科技发展

(4)通过探讨,你认为一个国家要崛起要复兴应具备哪些要素?(至少回答两点)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新的问题也由此出现。
材料一: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陆地在这里结束,海洋从这里开始。” 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
材料二: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
材料三:新型交通工具的进步
材料四: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五:一方面由于无产阶级不满情绪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力量的壮大,产业革命,便孕育着一个由无产阶级来进行的社会革命。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普遍认为全球化始于“地理大发现”,是指哪件事件?
(2)材料二“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是哪种生产方式?材料中提到英国“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那么举一例最早走上殖民扩张的国家?
(3)材料三的两种不同时代的发明都推动了世界连成整体。与此二者同时期出现的新交通工具还有哪些呢?各举一例吧。
与图一同时期的是____与图二同时期的是____
(4)材料四表述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5)根据材料五分析这场变革对社会阶级关系带来的影响。
(6)请以你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出现的新的交通工具对人类产生了怎样积极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