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演变,人类在推进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中,不断经受严峻的挑战。
材料一 世界的命运掌握在他们手中,但他们却没有担当此重任的胸怀。他们出于狭隘的私利,互相勾心斗角,大搞秘密交易。签署的一系列条约非但没有如制定者宣称的那样保证了世界的和平,反而加深了各国间的矛盾和仇恨,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20世纪一系列灾难的根源。
——戴维·辛克莱
材料二 (1946年)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的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合特殊的“兄弟联盟”,共同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
——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三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出现。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为保证战后世界和平而签订的条约,与中国有关的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客观评价这一系列条约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中“丘吉尔……号召英、美……联合起来对付俄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美国为对付俄国采取了什么政策?为实现在军事方面的联盟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3)材料三中“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什么?依据材料三回答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浏览名人长廊,领悟文明进步。
杰出人物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图二:合众国之父 图三:当世枭雄 图四:18世纪技师楷模
请回答:
(1)请写出图一、图二、图四分别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代表人物?
(2)请写出图二人物的重大历史贡献。
(3)图四人物为人类作出的杰出贡献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意义?
(4)概括四位人物在世界历史上所起到的共同作用。
材料一:从14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地中海沿岸的手工工场、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使世界朝着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关键一步。这是一个被称为“人的发现”和“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材料二:经过漫长的航行后,他和同伴于1492年突然发现远处有陆地,于是高兴地前往,到了近处一看,原来是座海岛,就是现在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印第安人说:“他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据材料一,“人的发现”、“地理大发现”分别指什么事件?
(2)材料一,“人的发现”这一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他是哪一位航海家?他的成就是什么?
(4)“人的发现”、“地理大发现”共同的作用是什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欧洲殖民者是从什么时间开始,从非洲向美洲贩卖黑人奴隶的?
(2)观察《三角贸易航线图》,你认为欧洲殖民者最后从美洲运回欧洲的主要有哪些物品?
(3)结合课本知识,你认为奴隶贸易对非洲与欧洲有什么影响?
14—16世纪是人与世界被发现的时期。阅读材料
材料一:“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材料二:“美洲以及环绕非洲航路的发现,给兴起着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的贸易,交换工具以及一般商品的增加,给予了商业、航海业和工业一种空前未有的刺激,因而也就使崩毁着的封建社会里所产生的革命因素迅速地发展起来。”
——《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判断这场“变革”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核心思想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兴起着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2分)
(3)列举材料一中的“巨人”和材料二中“美洲以及环绕非洲航路的发现”者各一位。(4分)说一说你从这些人物身上感受到了什么优秀品质?(2分)
(4)材料一中所指的变革对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3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令英人按照下条开叙之例,清楚交纳货税,钞饷等费用。
材料二第二款: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第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材料三西历本年二月初一日,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请回答:(1)材料一出自哪一条约?该条约的签订能否如清政府幻想的可保存长久和平?试举一例史实甲乙说明。
(2)材料二出自哪一条约?日本在该条约中获得了材料一中英国所没有的哪一项特权?
(3)材料三出自什么条约?该条约所述规定说明了什么?
(4)材料一到材料三所示条约的规定,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发生着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