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 (选填“A”或“B”)端。
(3)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
(4)排除故障后,通过实验得到数据如表1所示,其中第1次实验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为 A,根据表1中的数据,可得出结论: 。
表(一)
实验序号 |
1 |
2 |
3 |
电阻R/Ω |
R |
||
电压U/V |
1.0 |
1.5 |
2.0 |
电流I/A |
|
0.15 |
0.20 |
(5)实验小组继续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将电阻R先后更换为5Ω和15Ω的电阻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2所示,通过分析表2的数据可知,实验小组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是: 。
表(二)
实验序号 |
3 |
4 |
5 |
电阻R/Ω |
R |
5 |
15 |
电压U/V |
2.0 |
1.5 |
2.3 |
电流I/A |
0.20 |
0.30 |
0.15 |
“探究串联电路特点”时,小明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
(1)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L1、L2应该选择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
(2)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发光,L2不发光.同学们有以下几种猜想:①L2灯丝断了;②L2短路;③灯L2也工作,但L2中电流比L1中电流小.以上猜想中正确有 (填序号).
(3)为了寻找“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分别把图中A、B、C各点断开,把 接入,闭合开关前,发现其中一个电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4)在寻找“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时,小明将电压表并联在L1两端,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来他应该 .
(5)测出L1两端的电压后,小明断开开关,准备拆下电压表,改接在B、C之间.小聪认为小明的操作太麻烦,只需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即可.你认为小聪的办法是 (选填“可行的”或“不可行的”)说出你判断的依据 .
(6)正确操作实验后,测得A、B、C三处的电流分别为IA、IB、IC,测得AB、BC、AC两点间的电压分别为UAB、UBC、UA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A>IB>IC B.IA<IB<IC C.UAB=UBC=UAC D.UAC=UAB+UBC
在“探究水和煤油比热容大小”的实验中:
(1)小强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 (A/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 .
(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用同一个酒精灯进行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 ,得出结论.实验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让液体 .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 .
(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答出一个即可).
(4)下列现象可用比热容知识来解释的是 .
A.夏天在教室洒水,感到凉爽
B.金属勺装有塑料手柄
C.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
小明为研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如图实验,让小球静止从斜面上滚下后与固定在右端的弹簧碰撞,斜面底端和水平面平滑相接,请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通过 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实验中让同一小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滚下,当高度 (选填“越大”或“越小”)时,观察到弹簧被压缩得越短,说明小球动能大小与速度有关.
(2)为了研究动能大小是否和物体质量有关,应该让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滚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实验中小明发现小球压缩弹簧后被弹簧弹回到斜面上,为了研究小球被弹回到斜面上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分别将玻璃板、木板和毛巾铺在接触面(含斜面和平面)上,进行实验,而保证小球质量和高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发现当小球在玻璃表面滚动时被弹回的高度最大,在毛巾表面滚动时被弹回的高度最小,因此小明认为小球被弹回的高度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4)小明在(3)实验所得结论基础上进行推理,接触面越光滑小球被弹回的越高,如果接触面光滑到没有摩擦,那么小球将()
A.沿着斜面匀速直线运动
B.不能上升到初始高度,最终静止在平面上
C.上升到初始高度后静止
D.能上升到初始高度,并在斜面和弹簧之间往复运动
(5)小明在(4)中用到一种科学方法,下面哪个定律或原理的得出用到了同一种方法()
A.阿基米德原理 B.杠杆原理 C.牛顿第一定律
如图所示,小明看到打桩机思考“重锤对地面打击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并提出猜想一:打击力的大小与重锤的质量有关.
请你完成猜想二:打击力的大小与重锤 有关.
⑴ 小明找来排球和足球模拟“打桩”,验证猜想一.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① 用台秤分别称出排球和足球质量m1、m2 ;
② 在光滑平整的地板上放一张白纸,在白纸上叠放一张复写纸.将排球从纸的正上方一定高度静止下落,排球打在复写纸上,在白纸上留下打击的复写印迹,记为“印迹1”;
③ 换用足球从另一高度落下,重做上面的实验.得到足球打击的“印迹2”;
④ 比较两次“印迹”大小,“印迹”大者说明打击力大.
⑵ 请你对小明的实验方案做出评估: .
⑶ 看到小明的实验后,聪明的小华设计测出排球和足球的打击力大小方案:他将留有“印迹1”的白纸铺于台称上,排球放在印迹上,用力挤压使排球发生形变后……,同理可测出足球打击力的大小,请你完成“……”所代表的方案: .
⑷ 此种测量打击力大小的方法在物理学中经常使用,请你列举一例: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
钩码 重/N |
钩码上升 距离/cm |
弹簧测力计 示数/N |
弹簧测力计 上升距离/cm |
机械 效率 |
1 |
2 |
10 |
0.8 |
30 |
83.3% |
2 |
4 |
10 |
1.5 |
30 |
|
3 |
6 |
10 |
30 |
90.9 % |
⑴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⑵第3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漏填,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
⑶分析数据可得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高/低).
⑷根据实验结论推测,使用该滑轮组将重8N的物体匀速提升10c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 (只填序号)A.71.6% B. 82.4% C. 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