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将盆栽银边天竺葵(叶的边缘不含叶绿体,呈白色,如图中“甲”处)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再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图中“乙”处)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放在阳光下照射数小时后,将此叶片经脱色处理,最后滴上碘液,结果“甲”、“乙”两处不变蓝,其余部分变蓝(如图“丙”处)。请回答: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为了让叶片中原有的     耗掉。
(2)图中“乙”的作用是                      作用。
(3)脱色处理时用到酒精的作用是                   
(4)滴上碘液,“丙”处变蓝,说明光合作用制造了      
(5)滴上碘液,“乙”处不变蓝,说明          是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6)滴上碘液,“甲”处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如图,请完善实验方案:

(1)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一小块馒头切成碎屑,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到甲、乙两试管.
第二步:向甲、乙两试管分别注入2mL和唾液,搅拌均匀.
第三步:将两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8分钟后取出,各滴加2滴稀碘液,摇匀.
第四步:观察并记录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2)预期结果:试管内的物质不变蓝色,原因是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了.
(3)预期结论:

如图,甲、乙两个装置分别装有萌发种子和植物幼苗.请分析回答问题.
  (增强/减弱),产生水和较多的气体,此时乙中植物幼苗的光合作用(增强/减弱).
(2)光合作用的过程,用一个式子表示,请补充完善下面的式子:
二氧化碳+水 (储存能量)+

选取生长正常的天竺葵叶片进行如下图甲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

①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②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叶是否变蓝。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2)本实验设置了组对照实验。
(3)通过上述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图乙中式①和式②分别表示植物体内的两种生理活动。植物进行式②表示的生理活动的场所是,式②中能量来源是式①中的
(5)分析乙图,可以看出光合作用强度受的影响。
(6)针对甲实验,对于温室里种植的作物采取等(请答出两条)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初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取经过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锥形瓶,按如表要求进行了实验设计.

瓶号



加入物质
50mL灭菌牛奶
50mL灭菌牛奶
50mL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
5℃
25℃

分析并回答:
(1)甲和丙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2)甲和乙这组对照实验应作出的实验假设是

蚂蚁是怎么样进行通讯的,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如图:

①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它的小岛。
②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发现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
③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
(1)如果你是该组成员,根据以上探究做出的假设是:结论是:(2)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具有行为的动物。
(3)蚂蚁是昆虫纲动物,体表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是
(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