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回答问题。(8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 朝晖夕阴( )(2) 属予作文以记之(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前人之述备矣众妙毕备 | B.南极潇湘初极狭 |
C.把酒临风临溪而渔 | D.则有去国怀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翻译下列句子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公①南征表,会表②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③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④数千两,日行十余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注: ①曹公:指曹操。 ② 表:指刘表,任荆州牧。刘表死后,其次子刘琮继任。③ 先主:指刘备。曹操南征时,刘备退兵投奔刘表,刘表以上宾礼待之。④辎(zī)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服装等的统称。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①会表卒② 遂将其众去
③诸葛亮说先主琮④或谓先主曰 选出与“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中“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B策之不以其道
C何以拒之 D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翻译句子
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至,何以拒之?后人评价刘备是一位“仁主”。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加以说明。
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②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矣。”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③。母微笑曰:“病少差④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痊。选自《鸣机夜课读记》
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②辄(zhé):总是,就。③争药鼎沸:读书声琅琅,与药鼎煮沸声争响。④差(chài):同“瘥”,病愈。解释下列划线词。
⑴暇更录唐、宋人诗⑵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
⑶未尝寝⑷尝问曰翻译下面句子。(2分)
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痊。选出与文中“教之为吟哦声”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A.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B.无案牍之劳形 |
C.唐人尚未盛为之 | D.能以径寸之木 |
人有负盐负薪者,二人同释重担,息于树荫。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为己藉背之物①。久未果,遂讼于官。惠②遣争者出,顾州纪纲③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释】①藉:衬垫。②惠:李惠,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③州纪纲,州府的主簿。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①人有负盐负薪者() ②遂讼于官()
③顾州纪纲()④负薪者乃伏而就罪()以下句中划线的“之”与“使争者视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时有物外之趣 | B.主人处处款之 |
C.至之市,而忘操之 | D.两狼之并驱如故 |
翻译句子。
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从文中可以看出李惠是一个怎样的人?
赵襄子饮酒
赵襄子①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②,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优莫曰:“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惧,谓优莫曰:“然则③吾亡乎?”优莫曰:“不亡。”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④!然亦殆矣!”
注释 :①赵襄子:名无恤,春秋末年晋国大夫。②废酒:停止饮酒。
③然则:(既然)如此,那么。④相亡:一块儿灭亡。解释划线的词
①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②襄子惧,谓优莫曰()
③不亡何待( )④焉能相亡!()翻译
①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
②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把赵襄子饮酒五日同纣的行为进行,语意深长。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下面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互相轩邈(高) | B.在昼犹昏(夜晚) |
C.负势竞上(向上) | D.从流飘荡(顺着) |
下列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负势竞上/至于负者歌于途 | B.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 |
C.望峰息心/北山愚公长息曰 | D.急湍甚箭/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全文纲领,“奇”“异”两字高度概括了富春江山水的特点。 |
B.选文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多角度展现了富春江两岸群山的美。 |
C.选文第二段描写水的静态和动态,动静结合,表现了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 |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传达出作者对名利的鄙弃和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